让作文伴随学生成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让 作 文 伴 随 学 生 成 长 古田县教师进修学校 黄益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写作教学面貌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观。然而从大面积来看,我们的习作教学仍然存在见物不见人的现象,学生习作完全被异化了——本应是表达真情实感、进行社会交际的精神产品,被异化成与真情实感,实际实践毫不相干的“三无三假”的“伪劣”商品。 三无: 1、无写作的实际心理需要。只是教师或别人“要我写”,而不是“我要写”,因而缺乏写作的兴趣。 2、无现实的交际目的。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完成任务,或为了应试获取高分,而从不考虑写这篇习作对自己和别人的学习生活、成长发展有何实际意义,或者打算反映和解决学习、生活中一个什么问题。 3、无明确的交际对象。只把习作当成交给老师评分的作业或试卷,误把老师当成唯一的读者,而不是向自己的知心朋友、对话伙伴敞开心扉,进行倾诉。 三假: 1、内容材料虚假。所写全不是自己的真实经历或所见所闻,而是套用《优秀作文大全》之类的现成材料,或按照教师的要求和考试的需要任意编造故事,虚构情节。 2、情感态度虚假。所写既为虚假事实材料,当然也就不可能有真情实感。习作中很少有属于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只是看教师或阅卷人的眼色行事,揣摩他们的意愿,抄写一些时髦的观点,乱表一通标语口号的态度,渲染一些并不存在的“高尚情操”。 3、语言虚假。除了套话、假大空话以外,最突出的就是儿童的嘴讲成年人的话。文中很少见到充满童真童趣、无拘无束、无猜无忌的童言,而尽是一些陈腐老到、谙于世故,带有八股味的成人腔。 如何克服这些弊端,使学生的习作返璞归真,让作文追随学生的成长? 一、中小学作文(习作)命题简要回顾: (国内高考命题) 1、我国高考作文命题一览表 年度 试 题 方式 所含哲理 1980 读《画蛋》有感 供料 量变与质变 1981 谈《毁树容易种树难》 供料 矛盾的对立与统一 198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命题 个人与集体,矛盾对立统一 1983 这里没有水,再换个地方去挖 看图 成功与失败的矛盾 1984 对中学生作文之苦,教师批改之难的看法 供料 内因外因相互作用转化 1985 给《光明日报》的一封信 供料 主体与客体关系 1986 树木·森林·气候 供料 个体与群体,事物之间普遍联系 1987 就理论指导实践的意义写文章 供料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988 习惯 命题 破旧与立新 1989 为解除朋友填报志愿的困惑写封信 供料 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 1990 就“玫瑰花有刺……”联系实际写文章 供料 现象与本质、主要与次要、整体与局部 1991 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 命题 内因与外因 1992 根据马路上踢碎玻璃罐的材料写文章 供料 现象与本质,个人修养与社会公德 1993 根据父子(女)有关梧桐树皮剥落的对话写文章 供料 老与新、新陈代谢 1994 尝试 命题 实践出真知 1995 根据寓言诗《鸟的评说》写文章 供料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1996 《给六指做整容手术》/《截错了》 看图 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1997 根据三则材料对问卷调查的两种回答展开讨论 供料 个人与集体,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1998 根据材料要求写一篇关于自己心理承受能力的文章 供料 内因与外因、主观与客观 1999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供料 用辩证唯物论分析问题 2000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供料 全面辩证地看问题 2001 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供料 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 附:2002年全国高考作文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雨,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此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掺扶着走出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3年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丰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

文档评论(0)

yuguanyin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