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的中西医治疗.PDF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痤疮的中西医治疗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 谢 治 2018-04-14 目录 痤疮发病机制 痤疮临床表现 痤疮治疗 发病机制 • 毛囊皮脂腺 • 病理生理 • 病因学 皮脂腺毛囊 病理生理 病理生理 • 皮脂腺功能亢进 • 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 • 微生物的异常生长 • 宿主的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 • 皮疹 • 痤疮分级 临床表现 国际改良分类法 • Ⅰ级:粉刺为主,有少量丘疹及脓疱,总病灶少于30个 • Ⅱ级:有粉刺及中量丘疹和脓疱,总病灶约30~50个 • Ⅲ级:大量丘疹和脓疱,有大的炎性皮损,总病灶在51~ 100个之间,结节/囊肿3个 • Ⅳ级:结节/囊肿或聚合性,总病灶100个,结节/囊肿3个 痤疮的治疗 • 局部治疗 • 系统治疗 (抗生素疗法、性激素疗法、维 甲酸疗法) • 非药物治疗(红、蓝光,果酸换肤等) • 中医、中药治疗 局部治疗  用于轻度痤疮,可减少系统用药的副作用  根据情况选其中一种或多种药物联合应用  一般来说联合治疗优于单一药物治疗 • 局部治疗 BP – 2.5%~10%洗剂、霜及凝胶 – 抗PA 、降低FFA及氧自由基、溶剂粉刺。故对 炎性及非炎性皮损均有效 – 副作用包括皮肤刺激、干燥、灼热及过敏等 • 抗生素洗剂、霜剂、膏及凝胶 – 1~2%红霉素,1~2%氯霉素,0.5%四环素,1~2%林可 霉素 – 机理抗菌,通过抑制FFA及趋化因子达到抗炎作用 – 有耐药及交叉耐药发生,应采取短期4~6周及合并用 药减少耐药 • 外用维A酸制剂 – 全反式维A酸0.01%~0.1%凝胶、霜及溶液,抗 粉刺形成及溶粉刺作用,间接抗菌及轻度抗炎 作用,日晒后不稳定 – 异维A酸:抗炎作用比全反式强,局部副作用轻, 结构不稳定 • 阿达帕林:0.1%凝胶,第三代维A酸,抗炎作用强,局部 不良反应少; • 他扎罗汀:0.05%~0.1%凝胶,主要治疗银屑病及痤疮。 • 维A酸对炎性及非炎性损害均有效 • 副作用①皮肤刺激,②色素沉着,③干燥,④日晒耐受低。 • 联合用药 维A酸可增加其他药物的皮肤穿透性,与抗生素 合用,增加疗效。 ①维A酸+林可霉素或红霉素 ②维A酸+Bp,早晚分开用 ③维A酸+Bp+红霉素 系统治疗 • 适应证: – 中重度痤疮 – 外用治疗不能控制者 – 有胸背部受累者,因这些患者外 用治疗疗效差 – 外用发生过敏或不能耐受者 系统治疗 • 抗生素适应症 – 中、重度痤疮患者首选的系统药物治疗 – 重度痤疮患者,特别是炎症较重时早期阶段可 先使用抗生素,再序贯使用异维A酸,或异维A 酸疗效不明显时可以改用抗生素治疗 – 痤疮变异型如暴发性痤疮和聚合性痤疮 • 系统治疗抗生素药物选择 – 对痤疮丙酸杆菌敏感 – 兼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 – 药物分布在毛囊皮脂腺中浓度较高 – 不良反应小 • 抗生素系统治疗药物选择 – 首选四环素如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不能使用时可考虑选择大 环内酯类如红霉素、阿奇霉素、林克霉素等 – 磺胺类也可酌情使用 – 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等是目前全身感染常用的抗生素,应

文档评论(0)

zhaojf940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