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中国商业都市发展的五大特点 史论1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一)历史概况 西汉时,由于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4.元朝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汉代的陆路丝绸之路 和海上丝绸之路 唐朝在广州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两宋:中国同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 “贸易之巨,无人 能言其数”。泉州 是元代对外贸易的 重要港口,经常有 百艘以上的海船在 此停泊,外国旅行 家誉为“世界第一 大港”。元政府在 这里设有市舶使, 严密控制对外贸易。 5明朝——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的定义: 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 朝贡贸易的特点: 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朝贡贸易的目的: 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主要是政治目的。 郑和下西洋图 广州十三行 清朝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 (2014全国新课标1卷)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 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 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A (东北三省三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试题)中国近代史上,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据记载这种银元是印有西班牙国王头像的墨西哥银元(墨西哥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白银产地)。以银元作为赔款货币的主要原因是(????) A.墨西哥银元世界通用 B.清政府储有大量银元 C.英国只接受第三方货币 D.清朝严格限制白银外流 B 自北宋出现纸币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 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 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 起来的白银被日益普遍使用,白银作为主要支 付手段最终获得政府认可。这一现象主要反映 了 A.“重农抑商”政策的失败 B.政府对贸易的控制加强 C.白银成为一种主要的流通货币 D.政府对贸易的控制遇挫 D * 考点: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个 朝代,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 以上,而到1820年的晚清,竟只有6.9﹪, 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 ) A市镇经济的发展 B小农经济的影响 C晚清经济的衰败 D坊市制度被打破 A 考点: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 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 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 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A 考点: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流 域、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 、北方的井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 产的重要地区。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 是 A.经济作物的扩种???????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D.粮食生产的商品化 D 考点: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1748年乾隆的一道上谕说:“浙西一带地 方所产之米,不足供本地食米之半,全籍 江西、湖广客贩米船,由苏州一路接济” 这反映出当时 A.浙西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B.苏州米价低于其它地区 C.江西与湖广之间米粮贸易兴盛 D.农作物的种植出现商品化和专业化 D 考点: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1748年乾隆的一道上谕说:“浙西一带地 方所产之米,不足供本地食米之半,全籍 江西、湖广客贩米船,由苏州一路接济。 ”这反映出当时 A经济重心移至湖广江西 B苏州已经成为交通枢杻 C经济作物开始广泛种植 D江浙地区开始出现产业转型 D 要求:特定概念的理解 (2014山东文综15)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 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 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C 要求:特定概念的理解 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 “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 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 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 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 “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 料最能说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