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五类新药研究相关知识 2012年6月 * 中药五类新药研究的相关知识 1,目前中药五类新药的研发情况 从中药五类新药申请注册的数量看, 2005 年是一高峰, 其后明显减少,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1) 由于这段时间里中药仿制药及简单改剂型品种的研究周期较短,见效较快,不少申请人将新产品的研发转向简单改剂型或仿制。( 2) 有效部位新药的研究需要较多的前期研究作为支持,研究周期较长, 投入较大, 投向有效部位新药研发的经费减少,申请数量下降。 2008 年国家科技部启动了重大新药创制专项, 增加了对于创新药物的研发投入,据此推测有效部位新药申请注册的数量在今后几年中会有所提高。 * 中药五类新药研究的相关知识 2,中药五类新药涉及药材的情况 涉及药材的情况从有效部位新药涉及的药材情况看,79.6%的品种仅用到一种药材, 其他为从多种药材中提取的有效部位或有效部位群(2007年10月1日起,有效部位新药的注册申请中不包含从多个药材中提取得到的有效部位)。有些药材在五类新药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如银杏叶、黄芩、丹参、三七等。这与上述药材的基础研究相对较充分,容易达到有效部位新药对于质量控制的要求有关。 * 中药五类新药研究的相关知识 目前开发的中药五类新药,对有效成分的确证方法一般是以文献报道为主等。因此 ,中药有效部位的概念实际上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中药有效部位不一定是真正的有效成分组成的有效部位 ,或真正产生药效的有效部位。那么科学的有效部位的确证, 应该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首先对中药进行系统提取分离, 根据中药的药性与功效,采用多个与其相对应的药理学指标, 建立不同层次的药理模型 (包括整体动物模型、 组织器官模型、细胞模型等) ,同时对各提取分离部位进行活性追踪,确定具有活性的部位, 采用现代分析手段确定该部位所含大类成分的类型,从而确定有效部位。 3,药材中有效部位的确证 * 中药五类新药研究的相关知识 4,有效部位的含量测定 测定总成分一般可用容量法、重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色法等。前两种方法专属性差,后两种相对较为准确。而色谱技术虽然科学性、专属性强,但均将各成分分离, 故难于测定总成分;若以归一化法计算则由于各成分的敏感度及响应值不同,也不能得出准确的测定数据。因此, 测定方法上的难点在于各有效部位的分离,测定的关键在于对照品与供试品的最大吸收波长必须一致。 * 中药五类新药研究的相关知识 5.有效部位纯化工艺 中药有效部位的制备研究中, 常用的提取方法煎煮法、 浸渍法、 渗漉法、 回流法、 水蒸汽蒸馏法。 中药有效部位的分离、 纯化方法是其制备的关键环节,在有效部位筛选试验基础上,结合有效部位的物理化学性质,选择适宜的分离方法富集所确认的有效部位,使其纯度符合规定要求。据统计:常用的纯化方法有大孔树脂(36.5%),溶剂处理(21.6%),超临界(7.4%),酸碱处理(7.4%),水提酸沉4.3%,聚酰胺3.9%,蒸馏3.5%,离子交换树脂2.8%,氧化铝1.1%, 硅胶1.1%,活性炭2.1%,其他8.3%. * 中药五类新药研究的相关知识 6,中药五类新药的剂型选择 目前多为普通剂型包括胶囊剂(47.8%)、片剂(20.9%)、注射剂(包括粉针剂)(19.2%)、滴丸剂(7.1%)、其他(5%)。有效部位新药的剂型选择需要根据生产厂家的技术设备情况、临床用药需要、药物成分性质,并结合药物代谢探索的结果 * 中药五类新药研究的相关知识 7,中药五类新药的适应症 中药有效部位新药的适应症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神经、消化等,这与现代疾病的发病率、临床需求基本吻合。 从新药申报的角度考虑:目标适应症特点清晰,最佳适用人群明确, 与其他已上市品种的区别明显。 从后续研究及临床实验角度考虑:适应症不宜过多,应具有成熟的药理模型,同时便于临床实验的观察和记录。 从中医角度考虑,适应症要与中医对于相应药材功能主治的传统认识相同或相似,如黄芩用于上呼吸道感染,与中医对于黄芩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传统认识相一致。 * 中药五类新药研究的相关知识 8,本研究中的文献及信息来源 普通文献来源:学校图书馆及其网站、 专利查询: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DialogPro数据库(用户名和密码需要询 问图书馆馆员)、万方数据库。 新药申报的政策与技术要求:SFDA官方网站, 医药信息网数据库(用户名:11LN189SY 密码:LN0189) 《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1999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含目录) .pdf VIP
- 2025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锦州市卷)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答案.pdf VIP
- 土建工程与基础 13次课第4章地基与基础第一节 土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ppt VIP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思想.doc VIP
- JFE++Super-OLAC、HOP、E-WEL.ppt VIP
- 土建工程与基础课件 14次课 4.2 地基中的应力与变形.ppt VIP
- 第5课 美丽河山我们的家 课件 人民版中华民族大家庭.ppt
- 土建工程与基础课件 15次课 第4章 地基与基础 第3节 基础设计.ppt VIP
- 土建工程与基础课件10-1第3章3.6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和变形.ppt VIP
- 土建工程与基础课件10-23.7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的计算.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