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叶片厚革质,干后边缘多反卷,营养叶片与叶柄近等长,卵圆形至长卵形,基部下延至叶柄,上面绿色,无毛,有排列整齐的小凹点,下面密被灰色星状毛;孢子叶短于叶柄,叶片卵状椭圆形,通常卷曲成圆筒状,下面密生深褐色的孢子囊群。 叶革质,上面无毛,有细密而不整齐的凹点,下面有分枝短阔的黄色紧密星状毛,叶片阔披针形,向顶部渐狭,锐尖头,向基部稍变宽,为不等的圆耳形或心形,不下延,侧脉两面略下凹,孢子囊群小,在侧脉间排成多行,无盖。 骨碎补 Rhizaoma Drynariae 槲蕨Drynaria fortunei 根茎肉质,粗壮,长而横走,密生钻状披针形鳞片,边缘流苏状;叶二型,营养叶枯黄色,革质,上部羽状浅裂,卵圆形,无柄,覆瓦状排列在孢子叶柄的基部,孢子叶绿色,羽状深裂,裂片7~13 对,叶柄短,有耳翅 海金沙 Lygodium japonicum (Thunb.)Sw 缠绕草质藤本。根茎横走,叶片近二型,不育叶二至三回羽状复叶,边缘有不整齐的浅锯齿。孢子囊穗生于能育叶片边缘的顶端,暗褐色。孢子表面有瘤状突起。 绵马贯众 Rhizoma Dryopteridis Crassirhizomatis 粗茎鳞毛蕨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 根茎直立,连同叶柄基部密生棕褐色、卵状披针形的大鳞片,叶柄横切面具有5~7~13 个网状中柱;叶簇生,二回羽状分裂,裂片紧密,短圆形,园头,叶轴上被有黄褐色鳞片,侧脉羽状分叉,孢子囊分布于叶片中部以上,生于小脉中部以下,每裂片1~4 对,囊群盖园肾形。 狗脊 Rhizaoma Cibotii 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z 根状茎粗壮,木质,密生黄色有光泽的长柔毛,断面有一突起的木质部环;叶柄粗壮,叶片三回羽状分裂,革质,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每裂片1~5 对,囊群盖二瓣,形如蚌壳。 石韦 Follium Pyrroziae (1)石韦 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ell 多年生常绿草本,根茎长而横走,密生褐色针形鳞片;叶远生,叶片 披针形,下面密被灰棕色星状毛,叶柄基部有关节 (2)有柄石韦 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Ching Pyrrosia petiolosa 第十章 蕨类植物门中药基原 蕨类植物的概述 中国有蕨类植物52 科、204 属、2600 种。药用蕨类资源有49 科、117 属、455 种,包括12 个变种、5个变型。 蕨类中的商品药材大多属于大型真蕨。 蕨类植物多为草本植物,通常具有根状茎,无地上茎,根状茎通常肥厚,直立、斜升或具细长横走根状茎,通常被各种形态的鳞片;具有维管系统。 蕨类植物的叶幼时通常是拳曲的,叶片一型或二型,二型时,生孢子囊的叶称为孢子叶(能育叶),不生孢子囊的叶称为营养叶(不育叶);单叶或各式复叶。 孢子囊群布于叶下,或生于叶缘,有时孢子囊在枝顶形成孢子囊穗,或生于特化的叶或叶片上,形成穗状或圆锥状的囊序。 孢子在适宜环境下萌发成一片很小的、形状多样的绿色叶状体,称为配子体,它能独立 生活,配子体可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最终发育成胚,由胚发育成孢子体。 黄酮类、二氢黄酮类、三萜类、羟基芳香酸类化合物在蕨类植物中普遍存在 大叶型蕨类植物中普遍存在黄酮醇类化合物,但在小叶型蕨类植物中仅存在于木贼科植物中;小叶型蕨类植物中普遍存在双黄酮类化合物,而在大叶型蕨类植物中仅存在于紫萁科和桫椤科植物中;生物碱类广泛存在于小叶型蕨类植物中,如从石杉科植物中分离出来的石杉碱甲是一种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对老年痴呆和重症肌无力有较好疗效;鳞毛蕨属植物中普遍存在间苯三酚类衍生物,此类化合物具有强烈的驱虫活性,但毒性较大,如东北贯众等;蕨属植物中具有很强的致癌作用 蕨类植物门可分为小叶型蕨类和大叶型蕨类两大类,小叶型的叶由茎的表皮突出形成,无叶隙和叶柄,叶脉无分枝,大叶型的叶有叶柄,叶脉多分枝,叶隙有或无。 我国植物学家秦仁昌先生将蕨类植物门分成松叶蕨亚门、石松亚门、水韭亚门、楔叶蕨亚门和真蕨亚门,其中松叶蕨亚门、石松亚门、水韭亚门、楔叶蕨亚门属于小叶型蕨类,真蕨亚门属于大叶型蕨类。 《中国药典》收载的蕨类植物门中药包括卷柏、木贼、海金沙、狗脊、绵马贯众、石韦、骨碎补等 1. 卷柏 Herba Selaginellae 活血通经 卷 柏 Selaginella tamariscina 常绿草本,主茎短,直立,须根聚生成短干,枝丛生成莲座状,干燥后枝叶向顶上卷缩。叶鳞片状,有中叶和侧叶之分,斜向上排列,覆瓦状排成四列,叶缘具有微细锯齿,孢子囊穗着生于茎顶,四棱形,孢子囊园肾形,孢子二型 (2)垫状卷柏 Selaginella pulvinata (Hook. et 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仓储场地出租合同范本.docx VIP
- DL_T 596-2021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ocx VIP
- 湖北农商行面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与患者身份识别.pptx
- (正式版)D-L∕T 849.6-2016 电力设备专用测试仪器通用技术条件 第6部分:高压谐振试验装置.docx VIP
- 族谱资料欢迎传阅妥善保管以存后世-陆氏家园.docx VIP
- 楼层别效用比与地价分配率.PDF VIP
-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自动上料系统设计.docx VIP
-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研究.pptx VIP
- 基于web体育馆场地预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