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司空圖及唐代後期文論 一、白居易和社會學派的文學理論批評二、古文理論的產生發展和韓愈、柳宗元的文學思想三、司空圖論詩歌的“味外之旨”“象外之象” 一、白居易和社會學派的文學理論批評 白居易是繼李白、杜甫之後,唐代的又一位偉大的詩人,同時又是一位十分重要的詩歌理論家。其核心思想是強調文藝要真實地反映現實,揭露政治的黑暗,表現人民的疾苦。我們稱之為社會學派批評,這和殷璠、皎然一派有明顯的差異。這一派的代表人物還有元稹、張籍、王建等人。白居易的詩學思想比較集中地表現在《與元九書》中。 (一)“救濟人病,裨補時缺” 《與元九書》:“自登朝來,年齒漸長,閱事漸多,每與人言,多詢時務,每讀史書,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時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屢降璽書,訪人急病。僕當此時,擢在翰林,身是諫官,手請諫紙,啟奏之外,有可以救濟人病,裨補時闕,而難於指言者,輒歌詠之,欲稍稍遞進聞於上。” “救濟人病”是要求詩歌能反映人民疾苦,使人民生活的真實情況讓在位者有所瞭解。“裨補時闋”是要求詩歌揭露時政的弊端引起統治者的注意,促使他們進行必要的改革。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詩文與現實政治的密切關係,強烈要求詩文必須起到為民請命的作用,起到干預現實,干預政治的作用。 但過分重視經世致用,而忽視詩歌的審美價值,所以對歷史上的作家的評價有失偏頗。 (二)“美刺比興” 《與元九書》:“自拾遺來,凡所遇所感,關於美刺比興者,又自武德至元和,因事立題,題為《新樂府》者,共一百五十首,謂之諷喻詩。”他所說的“美刺比興”是什麼意思呢?《與元九書》中也有比較清楚的表述:“至於梁陳間,率不過嘲風雪、弄花草而已。噫,風雪花草之物,三百篇中豈舍之乎?顧所用何如耳。設如北風其涼,假風以刺威虐也;雨雪霏霏,因雪以湣征役也;唐棣之華,感華以諷兄弟也;采采芣苡,美草以樂有子也。皆興發於此而義歸於彼。反是者,可乎哉!然則‘余霞散成綺,澄江淨如練’,‘歸花先委露,別葉乍辭風’,麗則麗矣,吾不知其所諷哉!” 他所說的“美刺比興”是“興發於此而義歸於彼”,換言之,他反對為狀物而狀物,為比興而比興,而主張詩人通過比興來寄託自己的“諷喻”; 他所說的“美刺”主要是“刺”。晚唐皮日休說:“詩之美也,聞之足以觀乎功;詩之刺也,聞之足以戒乎政。”(《正樂府序》)白居易的諷喻詩主要是刺詩。 他自己說:“欲開壅塞達人情,先向歌詩求諷刺。”(《采詩官》)明鄧元錫《函史》雲:“白太傅《秦中吟》《新樂府》之作,風時賦事,美刺比興,欲盡備乎六詩之義。”所以他說的“美刺比興”就是干預現實,批評政治,揭露黑暗,“唯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 在表達方式上也不同於先秦兩漢的“發乎情,止乎禮義”“主文而譎諫”,而是主張“意激而言切”(《與元九書》)“其言直而切,欲聞之者深戒也。”(《新樂府序》)他在《與元九書》中說自己的詩歌創作使“眾口籍籍”“眾面脈脈”“扼腕”“變色”,亦可作證。 (三)“直歌其事” 《新樂府序》中說:“其辭質而逕,欲見之者易喻也;其言直而切,欲聞之者深誡也;其事實而核,使采之者傳信也;其體順而肆,可以布于樂章歌曲也。” 《秦中吟序》中說:“貞元、元和之際,予在長安,聞見之間,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命為《秦中吟》。” 據宋魏慶之《詩人玉屑》記載:“白樂天每作詩,令老嫗解之。問曰:解否?嫗曰:解。則錄之;不解,又改之。”正因為他的詩歌通俗易懂,所以當時流傳甚廣,“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誦琵琶篇。” 但過分追求實錄原則,而忽視詩歌的藝術形式,詩歌的藝術價值就不高。蘇軾說“元輕白俗”,白居易自己也說“詩成淡無味,多被眾人嗤。上怪落聲韻,下怪拙言詞。” 二、古文理論的產生發展和韓愈、柳宗元的文學思想 唐代古文運動的產生和發展是針對六朝唐初駢文的氾濫而發的,以古文替代駢文,其性質屬於語體改革,但又包含著文風的改革,因此,對文學思想和文學理論批評的發展有很深遠的影響。 唐代古文運動所宣導的古文是指不講駢儷對偶的能自由流暢表達思想情感的單行散體的語言表達方式。駢文側重於格式整齊的語言形式美,而且是一種絢麗鏗鏘,和諧對稱的雕飾美;古文則側重于語言的自由流暢表達,講究的是一種清新自然,生動簡潔的本色美。 唐代古文運動的代表人物有韓愈、柳宗元。 (一)韓愈(西元768——824)的文學思想 李翱在《祭吏部韓侍郎文》中說:“建武以還,文卑質喪。氣萎體敗,剽剝不讓。拔去其華,得其本根。開合怪駭,驅濤湧雲。包劉越贏,並武同殷。六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