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07-4619(2019)06-1049-22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遥感学报
珊瑚礁遥感研究进展
黄荣永,余克服,王英辉,刘嘉鎏,张惠雅
1. 广西大学 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南宁 530004;
2. 广西大学 珊瑚礁研究中心,南宁 530004;
3. 广西大学 海洋学院,南宁 530004
摘 要:珊瑚礁是生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对人类社会与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可持
续发展有重要作用,而珊瑚礁又是中国南海主要的国土类型,国家因此越来越重视对南海珊瑚礁的规划、管
理、建设与保护。珊瑚礁的调查与探测则是进行珊瑚礁活动的基础与依据,而遥感则在珊瑚礁的大范围探测方
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所以国内外已经存在很多利用遥感对珊瑚礁进行调查与探测的研究与应用。本文将按照被
动遥感和主动遥感的顺序,客观地阐述国内外珊瑚礁遥感研究与应用的进展,探讨珊瑚礁遥感研究与应用的发
展趋势,并尝试总结中国珊瑚礁遥感的机遇和挑战。其中被动遥感包括珊瑚礁地形与水深的遥感、珊瑚礁底质
与地貌的遥感、珊瑚礁岸线变化与稳定性的遥感以及珊瑚礁环境的遥感等,而主动遥感则包括珊瑚礁水深的机
载激光雷达遥感、珊瑚礁地貌的船载声学遥感和珊瑚礁地形的星载微波遥感等。结果发现,国内珊瑚礁遥感研
究与应用的整体水平落后于国外:虽然在部分数据处理方面具有比国外更先进的技术,但相应的应用基础研究
仍然达不到国外的广度与深度。因此,国内的珊瑚礁遥感研究仍需要鼓励珊瑚礁学者更多的参与与合作,以便
在硬件设备和数据处理等方面加强针对珊瑚礁遥感的研究,进而融合多种手段而实现珊瑚礁遥感的工程化应用。
关键词:海洋,地貌,珊瑚礁,遥感分类,水深探测
引用格式:黄荣永, 余克服, 王英辉, 刘嘉鎏, 张惠雅. 2019. 珊瑚礁遥感研究进展. 遥感学报, 23(6): 1049–1070
Huang R Y, Yu K F, Wang Y H, Liu J L and Zhang H Y. 2019. Progress of the study on coral reef remote sensing.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3(6): 1049–1070 [DOI:10.11834/jrs
1 引 言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珊瑚礁对中国而言则是南海主要的国土类
珊瑚礁是海洋中生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最 型,是中国开发、利用、保护与管控海洋的重要
高的生态系统之一(Bellwood和Hughes,2001; 支点,战略价值重大(李晓敏 等,2010;汪业成
Connell,1978;Souter和Lindén,2000;余克服, 等,2013;余克服 等,2014;赵焕庭 等,2016)。
2012),具有保护海岸线、保持生物多样性、吸收 据统计,中国拥有14000多千米的岛屿岸线和近
和存储二氧化碳、调节气候、净化环境和维持生 2
300万km 的管辖海域(关道明和阿东,2013;刘真
态系统平衡等功能,能够为人类提供渔业和旅游 真,2014),仅南海三沙市的海洋国土面积就约有
等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经济价值和生态 2
150万km (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