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 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 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 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 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 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下面是 长相思·铁瓮城高 宋代秦观 铁瓮城高,蒜山渡阔,干云十二层楼。 开尊待月,掩箔披风,依然灯火扬州。 绮陌南头,记歌名宛转,乡号温柔。 曲槛俯清流。 想花阴,谁系兰舟? 念凄绝秦弦,感深荆赋,相望几许凝愁。 勤勤裁尺素,奈双鱼难渡瓜洲。 晓鉴堪羞,潘鬓点、吴霜渐稠。 幸于飞、鸳鸯未老,不应同是悲秋。 译文 在镇江城楼头、西津渡口,楼有十二层高入云霄。 在楼上的阁房里,品着酒以待赏月,夜寒了,就放下帘子挡挡风。 居高临下,看着黄昏时镇江城的万家灯火,就像看到了扬州城。 于是想起了以前在扬州的一段欢娱生活。 歌*唱着《宛转歌》,很温柔,惬和人意。 那座*楼依河流而居,我曾乘着兰舟寻访美色。 我估量着,自分别以后,你一定每每弹着凄凉的曲调,思念着我;而我呢,也每每吟哦着哀怨的词句,思念着你;山山相隔,我们相望了多少次都看不见,只能把愁恨凝聚在乐曲里和词章里。 我屡屡想给你写情书,无奈山高路远,到不了你那边。 清晨临镜,白发日渐见多,老态堪羞。 有幸的是,你尚未见老,不应像我这样,为衰老而悲伤。 秋,寓有衰老意。 注释 相思《疆邮丛书》本《贺方回词》此调作《望扬州》,掩箔作卷箔、绮陌作绣陌。 铁瓮è镇江今属江苏古城名,三国时孙权所筑。 子城,指附属于大城的内城。 蒜山渡蒜山渡口。 干云十二层楼镇江城楼有十二层高,故曰干云。 干云冲云。 干,冲。 开尊待月斟上酒等待月亮升起。 尊同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掩箔ó披风放下竹帘,当风而立。 箔,竹帘子。 披风,挡风。 披,本指分散,此处引申为遮挡。 绮ǐ陌纵横交错的道路。 歌名宛转指《宛转歌》,一名《神女宛转歌》。 乡号温柔即温柔乡。 兰舟即木兰舟。 任坊《述异记》卷下木兰川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 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 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 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 唐马戴《楚江怀古》诗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宋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 秦弦即秦筝,古代弦乐器,音调凄苦。 相传为秦时蒙恬所造。 秦李斯《谏逐客书》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五十五齐瑟弹东吟,秦弦弄西音。 荆赋指《楚辞》。 楚,古称为荆。 联系结句,知此指宋玉《九辩》。 凝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凝,为一往情深专注不已之义,犹今所云‘发痴’、‘发怔’、出神’、‘失魂’也,……柳永《八声甘州》词‘争知我,凭阑干处,正恁凝愁。 ’凝愁,愁之不已,犹云‘深愁’也。 勤勤二句尺素,指书信,古代以生绢作书,故名。 双鱼,指鱼形信函。 瓜洲,在今江苏扬州南四十里长江边,隔岸与镇江相对,亦作瓜州。 晓鉴早起临镜。 唐李商隐《无题》诗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吴霜,唐李贺《还自会稽歌》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 幸幸亏之意。 于飞指夫妇好合。 于飞,比翼而飞,喻夫妇好合。 鸳鸯,指情侣或夫妇。 悲秋秋气萧森,令人伤感,故称。 创作背景 秦观曾于熙宁九年访湖州李公择归来,经镇江;宋元丰七年1084年八月十九日与滕元发等会苏轼于金山,十月复来,作《宿金山》《金山晚眺》二诗,可见对镇江形胜甚为熟悉。 此词至迟作于宋元丰七年1083年之秋。 赏析 词人故里高邮,南距镇江仅不足二百里。 他在宋元丰七年1083年前,曾数次到镇江,因此具有较丰厚的生活积累,写来十分真切。 可与前面的《望海潮》扬州怀古、越州怀古相比,词之意境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词上阕涉及往昔欢娱,记忆犹新;下阕感深荆赋,托讽《九辨》。 而《九辨》中有坎凛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而无友生之句,似与词人之坎坷遭遇相合。 考少游生平,宋元丰元午1078年、五年1082年考进士,皆不中。 六年1083年作《精骑集序》,曰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词云感深荆赋,又曰潘鬓点、吴霜渐稠。 衰老之感,不遇之情,隐然而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