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 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 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 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下面是 寻芳草·萧寺记梦 清代纳兰性德 客夜怎生过。 梦相伴、绮窗吟和。 薄嗔佯笑道,若不是恁凄凉,肯来么。 来去苦匆匆,准拟待、晓钟敲破。 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著琉璃火。 译文 寄居在外的夜晚要怎么挨过?梦里有她倚着窗子与我吟诗作对,她故作嗔怪。 强作笑颜道你如果不是心绪这般凄凉,会来与我相聚吗? 无奈来去都太过匆匆,本来打算让你陪我到晨钟敲响的时候,但你才刚依偎着我,一片灯花坠落,惊醒了我的梦,你已经不见了,眼见只有寺院里的长明灯在闪烁。 注释 寻芳草词牌名,又名《王孙信》,双调五十二字,上片四句四仄韵,下片四句三仄韵。 萧寺佛寺。 相传梁武帝萧衍造佛寺,命萧子云书飞白大字萧寺。 后世遂以萧寺为佛寺之称谓。 怎生怎样,怎么。 吟和吟诗唱和。 薄嗔ē佯笑假意嗔怒、故作嗔怪。 佯á笑假装笑貌。 恁è如此。 准拟准备、打算。 晓钟敲破晨钟敲醒,惊破好梦。 乍刚。 灯花堕ò灯花坠落。 灯花坠落灯芯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 堕坠落。 瑠璃火此指琉璃灯,即用角质透明的灯罩遮罩之灯火。 创作背景 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载据‘薄嗔’、‘偎人’语,知所梦为亡妻。 卢氏既丧,一年始葬。 旧习,其柩应暂厝寺庙。 视‘肯来么’三字,副题所云‘萧寺’,即卢氏厝灵之庙宇。 词作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七月之前。 赏析 上片描写梦境,刻画了在梦里与伊人相会,和她那娇嗔佯笑的动人形象。 首句以客夜怎生过提问和起,第二句以后便具体描述征人怎生度过孤眠之夜。 客夜无聊,他一早便进入梦乡。 在梦中,他回到家里,和妻子窗下联诗。 鸾笺分韵,红袖添香,闺房之乐,甚于画眉。 他还见到,妻子对他薄嗔佯笑,怨他归来太晚,以为他只一心一意勤于王事,忘记她独守空房。 这上片的几句,把少年*久别重聚的神态,写得跃然欲活。 下片说好梦不长,来去匆匆,所望这欢会能到晓钟敲破之时,却忽而梦断,令人不胜怅惘。 然而,那一晚回家,相聚的时间很短,天亮时又得匆匆离别。 于是这一对会少离多的人,尽量俄延,打算等到晓钟敲破,没法再拖延下去时才肯分手。 到最后,分手时间真的到了,*俩紧紧偎依在一起,情意缠绵,难分难舍,谁知道,那时灯花一闪,随即熄灭,他们也掉进了黑暗的深潭里。 下片这几句,感情真切,词人只约略点染了*不肯分离的情景,便表现出他们*之间感情的深厚。 词最后一句,却对着琉璃火写得最为精彩。 就在灯花一闪的刹那间,征人醒了。 原来,在词人眼前的灯,并不是那盏照着*俩在依窗吟和的灯,而是借宿于萧寺里的琉璃火。 重聚的欢乐,离别的依恋,这一切,原来都是一场*。 值得注意的是,琉璃佛火,在寂寞的殿堂里闪烁,分外使入感到虚无空幻。 午夜梦回,征人对着它回昧着梦里的悲欢离合,此中滋味,真不足为外人道。 词中结尾处以空对着孤灯之景戛然而止,扑朔迷离,耐人寻味。 这首词,从梦中重逢写到梦中再别。 梦里重逢固然喜出望外,梦中分手,也还掺和着柔情蜜意。 然而,作者酣畅地描写客夜梦境的缠绵,却在于表现自己在萧寺的荒凉,表现对妻子的无限思念。 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使其凄苦之情具有特殊的感染力。 【诗词赏析纳兰性德《寻芳草·萧寺记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