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朱敦儒《念奴娇·插天翠柳》.docxVIP

诗词赏析:朱敦儒《念奴娇·插天翠柳》.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   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   有词三卷,名《樵歌》。   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下面是   念奴娇·插天翠柳   宋代朱敦儒   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   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   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   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   谁信有药长生,素娥新链就、飞霜凝雪。   打碎珊瑚,争似看、仙桂扶疏横绝。   洗尽凡心,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   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   译文   门前的翠柳不知道被谁人推上了一轮皎洁的明月,如凉水一般照在我的藤床上,如此良辰美景,我思绪飘飞幻想着飞入瑶台月宫,这里雾冷风轻,隐隐可闻的笙箫声,和仙子的环佩之声,大约她们正随音乐伴奏而飘飘起舞。   据说有可以使人延寿的药。   然而长生的念头,只不过是世俗的妄想。   两袖清风,满身清露,寒冷浸湿了萧条的白发,这些隐逸脱俗的情怀,恐是尘世之人无法理解,便也不向尘世之人诉说。   注释   ①念奴娇词牌名之一,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名叫念奴的歌伎,名篇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中秋》等。   ②瑶台神仙居处。   李白《清平调》有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琼阙ē精巧华美之楼台。   ③素娥月宫仙女嫦娥。   因月色白,故称素娥。   ④争怎么。   如争似、争忍、争知、争奈等等。   ⑤萧萧头发花白稀疏貌。   赏析   这是一首咏月词。   开篇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以问句起。   这份奇丽月上柳梢头的景象恰是躺柳下藤床纳凉仰看天宇者才能产生的幻觉翠柳伸向天空,而明月不知不觉便出现了,如同被推上去一样。   加之月夜如水一般的凉意,更会引起美妙的幻想,于是纳凉赏月的词人飘飘然飞入瑶台琼阙。   雾冷笙箫以下写词人凭幻想飞入月宫后所闻、所见及所感。   这里雾冷风轻,隐隐可闻笙箫,和仙子的环佩之声,大约她们正随音乐伴奏而飘飘起舞吧。   然而玉锁当门而无人掣,说明月宫清静,不受外界干扰,原本打算寻声暗问的词人不觉感到怅然。   回顾天空,是闲云收尽,海光与月光交映生辉,炼成一片令人眩惑的景象。   过片谁信有药长生?则针对关于月宫的传说,抒发自己的见解。   据说有玉兔捣药,这药可以使人延寿的。   然而长生的念头,只不过是世俗的妄想。   月中,只有素娥新炼就的飞霜凝雪而已,并没有什么长生不老药。   词人看来,人间那些打碎珊瑚之类的夸豪斗富之举,远比不上赏玩月中枝叶扶疏的仙桂来得超凡脱俗。   打碎珊瑚出于《世说新语。   汰侈》石崇和王恺斗富的故事,这里信手拈来,反衬月中桂树之可爱,自然惬意。   作者通过如此清空的笔墨,勾画出一个美丽、纯洁、没有贪欲的境界。   这里,他两袖清风,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感到凡心洗尽,有脱胎换骨之感。   然而,这一切不过是月下的梦,尽管美丽动人,却又无从对证,只能自得于胸怀,不可为俗人说。   故结云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   深沉的感喟和对尘世的深切厌倦见于言外。   这首词写藤床上神游月宫之趣,其间融入了月的传说,其境优美清寂,塑造了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似乎有意与充满烽烟势焰的人间对立。   故前人或谓其为不食烟火人语。   创作背景   1147年初秋,由于朝廷内投降派得势,爱国志士纷纷斥退,收复中原日益渺茫,词人的一腔热忱付之冰海,满怀的期望变成极度的失望。   于是词人为了求得精神上的解脱,向隐逸之路寻求归宿,写下了这首词。   赏析二   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高耸人云直冲向天的翠柳几乎要够得着皎洁的月亮。   词人笔触极其夸张,将这种奇崛的景象用问句道来不知是谁推了翠柳一把,让它直耸月宫?如此一来,更给景色增添了几分神秘和瑰丽,且营造出一种清婉、美妙的气氛。   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   词人的写作角度开始转变,上写天空中的明月,下写月光洒满床铺,空间感十足,一仰一俯,自然衔接。   银亮的月光洒在床上,似凉水一般给人以寒意。   词人惬意之中觉得自己仿佛飞入月宫,看见琼台仙阁。   词人飞人琼台仙阁之后,又臆想出一系列所见所感,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   白蒙蒙的雾笼罩着整个月宫,增添几分迷离之感,沉郁顿挫的箫声若隐若现、可远可近,微风徐来,环佩之音叮当作响。   作者运用一些悠远,冷清的意象,如雾、笙箫、环佩、玉锁等,极力打造一个冰清玉洁、与世隔绝的仙境。   在词人看来,月宫是个极清净、神秘的处所,既没有天兵天将把守,又没有玉锁把门。   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   等云朵散去之后,又呈现出海天相接的光辉胜景,美不胜收。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