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白有《李太白集》,诗作多为醉时所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 下面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通惟 译文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注释 黄鹤楼中国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创作背景 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 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赏析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调。 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 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 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 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 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 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 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 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 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 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 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 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 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 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 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又不单纯是写景。 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 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赏析二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有答案)(地市级).pdf VIP
- CISA考试练习习题库(2025年第1部分).pdf VIP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分析.docx VIP
- T_CGSS 014—2020_老年人跌倒风险综合评估规范.pdf VIP
- 选区激光熔化技术下成形件表面质量及残余应力预测方法.pdf VIP
- 机电设备安装应急处理预案.docx VIP
- 2025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个人简历——【标准模板】.doc VIP
- [富士康 索尼设备校正]SI-F209 Operation Manual (中文版).pdf
-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