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杜甫《阁夜》.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下面是   阁夜   唐代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版本一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版本二   译文   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   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   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   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   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   我眼前的这点寂寥指郊游和亲人间的慰藉又算得了什么呢。   注释   阴阳指日月。   短景指冬季日短。   景通影,日光。   霁ì雪停。   五更鼓角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   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星河银河,这里泛指天上的群星。   野哭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   战伐崔旰à之乱。   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卧龙指诸葛亮。   《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   跃马指公孙述。   字子阳,扶风人。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他凭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号白帝。   这里用晋代左思《蜀都赋》中公孙跃马而称帝之意。   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提到。   这句是贤人和愚人终成黄土之意。   人事指交游。   音书指亲朋间的慰藉。   漫徒然、白白的。   鉴赏   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   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   开首二句点明时间。   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   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逼人。   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之意。   在霜雪刚停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诗人对着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   五更二句,承次句寒宵,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   上句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   晴朗的夜空,鼓角声分外响亮,正是五更天快亮的时候,诗人忧愁难眠,那声音更显得悲壮感人。   这就从侧面烘托出夔州一带也不太平,黎明前军队已在加紧活动。   诗人用鼓角二字点示,再和五更、声悲壮等词语结合,兵革未息、战争频仍的气氛就自然地传达出来了。   下句说雨后天空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   景色是够美的。   前人赞扬此联写得伟丽。   它的妙处在于通过对句,诗人把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欣赏,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诗句气势苍凉恢廓,音调铿锵悦耳,辞采清丽夺目,伟丽中深蕴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   野哭二句,写拂晓前所闻。   一闻战伐之事,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彻四野,景象凄惨。   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夔州是民族杂居之地。   杜甫客居此地,渔夫樵子不时在深夜传来夷歌之声。   数处指不只一处。   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刻画得很真实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   对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   卧龙二句,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东南的白帝庙,而引出无限感慨。   卧龙,指诸葛亮。   跃马,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   杜甫曾屡次咏到他公孙初据险,跃马意何长?《白帝城》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上白帝城二首》。   一世之雄,都成了黄土中的枯骨。   末尾一句说,人事与音书,如今都只好任其寂寞了。   结尾二句,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感伤的情绪。   清代沈德潜说结言贤愚同尽,则目前人事,远地音书,亦付之寂寥而已。   《唐诗别裁》像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论是贤是愚,都同归于尽了。   现实生活中,征戍、诛掠更造成广大人民天天都有死亡,作者眼前这点寂寥孤独,根本算不了什么。   这话看似自遣之词,实际上却充分反映出诗人感情上的矛盾与苦恼。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古柏行》英雄余事业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