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去华《安公子·弱柳丝千缕》诗词赏析.docxVIP

袁去华《安公子·弱柳丝千缕》诗词赏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   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   改官知石首县而卒。   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   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   存词90余首。   下面是   安公子·弱柳丝千缕   宋代袁去华   弱柳丝千缕。   嫩黄匀遍鸦啼处。   寒入罗衣春尚浅,过一番风雨。   问燕子来时,绿水桥边路。   曾画楼、见个人人否。   料静掩云窗,尘满哀弦危柱。   庾信愁如许。   为谁都著眉端聚。   独立东风弹泪眼,寄烟波东去。   念永昼春闲,人倦如何度。   闲傍枕、百啭黄鹂语。   唤觉来厌厌,残照依然花坞。   创作背景   全词以一个愁字为潜思默化的内在机杼,使词中各景各物显得动静有致、远近协调、浓淡相配、情景相谐,在幽怨悲凄中亦饶清朗活畅的韵致,所以成为耐人吟味的词坛佳作。   赏析   怀人之作,在古诗词中是多得数也数不清,要做到不和别人雷同实在不容易。   袁去华这首《安公子》就以其构思别致、章法新颖而独有特色。   这首词从写初春景色入手那嫩*的新柳带来万物苏生的消息,同时也使词人胸中思家的种子急剧萌芽,生长。   看见新柳,自然地想到当日离别时爱人折柳赠别的情景。   柳者,留也。   作者不但没有被留在家里,如今反而在外地羁留,这怎不教人睹物伤怀呢?再说春浅衣寒,又加上风雨,有谁又不想象中的温暖呢?所以前四句貌似写景,其实已笼得全篇之意。   《蕙风词话》卷三说作慢词,起处必须笼罩全阕。   近人辄作景语徐引,乃至意浅笔弱,非法甚矣。   这首词虽用景语开头,但景中含有浓烈的感情,这自然除了被人讥笑意浅笔弱的可能。   燕子来时是由春天的到来而自然引出来的;而燕子来自南方,又自然把作者的思绪牵向了在南方的家乡并产生人归落燕后的感情。   不过,作者没有正面说出这些意思,而只是问燕子在来时的路上是否看见了他的爱人。   这一问安排得轻灵新巧,极有韵味,也极情深。   况且问语中又设想爱人是在绿水桥边路旁的画楼上这不是又在暗示对方也在思念自己吗?料静掩云窗,尘满哀弦危柱则直写对方情绪。   作者的本意是要写自己怀人,但这里却构思出一个人来怀自己的场面,这是很有意思的。   刘永济以为这种方法是来自《诗经》,他说《陟岵》之诗不写我怀父母及兄之情,而反写父母及兄思我之情,而我之离思之深,自在言外。   后世词人,神明用之,其变乃多。   ??先写行者念居者,复想居者思行者,两地之情,一时俱极皆此法也。   《词论》   下片放下对方,又开始从自己方面叙说。   庾信作有《愁赋》,全文今已不见传,尚留有谁知一寸心,乃有万斛愁等句。   词中说象庾信那么多的愁为什么都聚在我的眉端?这是自己向自己发问,问得颇有感慨。   庾信的愁,作者是从文章里看到的,这里设想聚在了自己眉端,这种想象也十分新鲜。   那么多愁都在眉端,如何受得了?因而总得排遣,独立东风弹泪眼就是设想出来的遣愁法之一。   只是这一句写抛泪者形象,单独看来并没有多少特别的好处,但由于作者是在水边,而他的意中人也在绿水桥边路,所以他顿生寄泪的念头。   这一想法新鲜、大胆,设想的意境又十分美丽、浑厚。   假如真能寄得眼泪回去,那将比任何书信都能证明他诚挚的思念。   而且因为有了这一句,独立东风弹泪眼才脱俗超尘,放射出奇特的色彩。   可是语虽新奇,寄泪终究是办不到的。   痴想过后,眼前仍旧是永昼,是春,是闲,排愁无计的主人无奈何又向自己发出人倦如何度的问题,这连续的发问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词人举措茫然的神态和无处寄托的心情,愁思之深也由此更加突出了。   同样,人倦如何度的满意答案是没有的,闲傍枕就正好说明了并无度时良法,于是作者百无聊赖只好去听黄鹂语。   黄鹂鸣声悦耳,是否它真能稍解苦闷呢?唤觉来厌厌,作者在黄鹂声中恍惚入睡,又被同样的声音唤醒,醒来后精神厌厌地,一点不振,因此我们知道黄鹂语不但没有使作者消忧,反而空添一段惆怅。   残照依然花坞,仍用景语结尾。   同开头呼应。   念永昼以下数句,似从贺铸《薄幸》词翻出。   贺词去正春浓酒暖,人闲昼永无聊赖。   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总言愁闷无聊、日长难度之意。   而此意,晏殊《踏莎行》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已先说破。   像午睡醒时、斜阳犹照之事,人人所曾经历,但构成意境,写入词章,则非有心人不能。   正如王国维所云常人能感之而唯诗人能写之,故其入于人者至深《清真先生遗事·尚论》,因之能作此等语者也就不止一二人。   说是承袭也好,说是暗合也好,写来能大略有所变化增益便都可以留传下来。   总的说来这首词的想象和构思能不落俗套,结构又十委婉曲折。   《古今词论》曾说填词,

文档评论(0)

tangdequan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