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白有《李太白集》,诗作多为醉时所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 下面是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代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览通揽;明月一作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销愁一作消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 弃我而去的昨日,早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思的今日,令人烦忧多多。 万里长风,送走行行秋雁。 面对美景,正可酣饮高楼。 先生的文章正有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 你我满怀超宜兴致,想上青天揽住明月。 抽刀切断水流,水波奔流更畅;举杯想要销愁,愁思更加浓烈。 人生在世,无法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注释 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为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李华文学家。 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 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 谢朓ǎ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饯别以酒食送行。 校à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长风远风,大风。 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ā高楼畅饮于高楼。 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 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 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 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 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 这里用以自喻。 清发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 发秀发,诗文俊逸。 俱怀两人都怀有。 逸兴ì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 王勃《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李白《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壮思飞卢思道《卢记室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 壮思雄心壮志,豪壮的意思。 览通揽,摘取。 览明月《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作揽明月。 另一版本为揽。 销另一版本为消。 称è意称心如意。 明朝ā明天。 散发à不束冠,意谓不做官。 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 古人束发戴冠,散发表示闲适自在。 弄扁ā舟乘小舟归隐江湖。 扁舟小舟,小船。 春秋末年,范蠡辞别越王勾践,乘扁舟浮于江湖《史记·货殖列传》。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前不久。 大约是在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行至此,很快又要离开,李白陪他登谢朓楼,设宴送行。 宣州谢朓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李白曾多次登临,并写过一首《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赏析 这是一首饯别抒怀诗。 在诗中,诗人感怀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表达了自己遗世高蹈的豪迈情怀。 此诗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 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 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 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 他的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 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个艺术概括。 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的愈趋*和李白个人遭遇的愈趋困窘。 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所引起的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的表现形式。 破空而来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的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三四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 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 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 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 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