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6卷第6期2005年11月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J iangs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 on
Vol.26No.6
Nov.2005
介质阻挡放电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蔡忆昔,刘志楠,赵卫东,李小华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摘要:依据低温等离子体转化有害气体的机理,设计了一种基于介质阻挡放电原理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通过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微放电过程及等离子体空间分布特性,研究介质材料、厚度、放电间隙、电源电压及频率对放电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选择相对介电常数较大、较薄的介质更易获得较大的放电强度;较小的放电间隙有利于提高放电的强度和放电的均匀性.增大电源电压和频率会使放电功率随之增大.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体;介质阻挡放电;放电间隙;微放电;放电形貌
中图分类号:TK4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775(200506-0476-04
Characteristi cs and rel ated factors of di electri c barri er discharge
CA I Yi2xi,L I U Zh i2nan,ZHAO W ei2dong,L I X iao2hua
(School of Aut omobile and Traffic Engineering,J 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Jiangsu212013,China
Abstract:The theory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is intr oduced.The p r oces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 icr o discharge are analyzed.The fact ors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are studied by the experi m ent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intensity of discharge ri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dr op swith the increase of barrier thickness.Reducing the air gap will p r omote the steadiness and intensity of the discharge,and increasing the voltage and frequency of power supp ly will make the discharge much more intense.
Key words:non2ther mal p las ma;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ischarge gap;m icr o2discharge;
discharge i m age
与其他污染治理技术相比,低温等离子体(non2 ther mal p las ma,NTP处理法具有处理流程短、效率高、能耗低、适应范围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污染物的处理.近年来,利用NTP降低发动机有害物排放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注意,并成为研究热点[1].
低温等离子体一般通过气体放电产生,电子束辐射、电晕放电、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2 charge,DBD为常压下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主要途径.与电子束辐射相比,介质阻挡放电设备结构简单、系统造价低,且由于电极间绝缘介质的存在,避免了电晕放电过程中易出现的局部放电或弧光放电,系统可靠性强,相关研究[2]表明,在利用NTP处理发动机有害排放物控制技术中,介质阻挡放电将是最为可行的低温等离子体产生方式.
作者采用试验手段对介质阻挡放电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便为研制适合于发动机排气处理的等离子反应器提供依据.
1 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及工作机理
111 装置结构
图1给出了介质阻挡放电装置的几种典型结构
收稿日期:2005-02-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江苏省第二批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专项基金资助项目(苏教师〔2002〕60号作者简介:蔡忆昔(1957-,男,江苏昆山人,教授,博士生导师(qc001@ujs.edu.cn,主要从事发动机工作过程及排放控制研究.
刘志楠(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nannan@ujs.edu.cn,主要从事发动机工作过程及排放控制研究.
及其等效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