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曹毅 杜杨松 秦新龙 李顺庭 向文帅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E-mail: caoyi11022@163.com
摘 要 安徽庐枞地区位于下扬子断陷带内,区内分布有中生代A型花岗岩类及其岩石包体。通过对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进行研究表明,庐枞地区A型花岗岩类主要由石英正长斑岩、正长斑岩、辉石二长岩和碱长花岗岩组成,造岩矿物均以碱性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为主,其中碱性长石含量较高,超过50%,但暗色矿物含量较少,一般不超过5%,以黑云母为主。在岩石化学上以富碱富钾为特征,为准铝质硅饱和岩石,具有高的104*Ga/ Al比值(3.58~4.79和REE含量,明显富集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Nb、Ta、Ti和Zr 等高场强元素和Sr、P相对亏损。与寄主岩相比,其岩石包体SiO2和全碱含量偏低,Cr、Co、Sc、V等元素明显偏高,Zr和Eu的负异常不明显。结合区域背景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表明,庐枞地区A型花岗岩类形成于岩石圈伸展背景下的碰撞后岩浆活动的末期。庐枞地区A型花岗岩类是富集程度较低的地幔玄武质岩浆首先与下地壳物质发生同化混染作用,再经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
关键词 碰撞后到造山后;构造环境转变;岩浆演化;A型花岗岩;岩石包体;安徽庐枞地区
中图分类号:P58
1 引 言
近些年来,碰撞后到造山后构造环境转变和岩浆演化问题已经成为大陆动力学理论研究的热点。刘洪涛等[1]和杜杨松等[2]分别提供了中国东部华北克拉通北缘和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碰撞后到造山后构造环境转变和相应岩浆活动的证据,Bonin[3]论述了地中海西部地区和阿尔卑斯西部地区古生代碰撞后到造山后构造环境转变和相应的岩浆活动。另一方面,A 型花岗岩类形成的构造环境问题一直受到广大地学工作者的关注。Eby[4]将A型花岗岩类分为A1和A2两种类型,并认为A1产于板内构造环境,由底侵的地幔玄武岩浆通过高度结晶分异作用产生,A2形成于碰撞后等构造环境,主要与受到陆-陆碰撞或岛弧岩浆作用影响的大陆地壳(或底侵地壳有关。刘新秒[5]认为A型花岗岩类主要形成于碰撞后构造环境。Zhang et al.[6]研究了松潘-甘孜褶皱带A型花岗岩类和埃达克质岩石组合,认为其形成过程与岩石圈拆沉有关。Konopelko et al.[7]提供了吉尔吉斯坦Kokshaal Range地区的海西期A型花岗岩类形成于碰撞后构造环境的证据。由此可见,A型花岗岩类究竟是形成于碰撞后还是造山后或者是板内(主要指非造山等构造环境,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安徽庐枞地区位于下扬子断陷带内。区内分布着晚中生代火山岩系和A型花岗岩类,其中产有一些同源岩石包体。这些A型花岗岩类与安徽沿江地区的其它A型花岗岩类一起构成了两条沿江分布的A型花岗岩带[8]。孙冶东等[9]研究了庐枞地区的火山岩系,认为其形成于挤压到引张的过渡环境。邢凤鸣等[8]和楼亚儿等[10]研究了安徽沿江地区的A型花岗岩类,认为它们形成于伸展后期地壳强烈拉张的构造环境。
本文旨在提供安徽庐枞地区A型花岗岩类及其岩石包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新资料,?本文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2034资助
图1 安徽庐枞盆地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分布略图[11,1]
1、浮山组火山岩;
2、双庙组火山岩;
3、砖桥组火山岩;4龙门院组火山岩;5、正长质-二长质侵入岩;
6、正长闪长岩;
7、采样点及编号。Ⅰ、华北板块;Ⅱ、杨子板块;Ⅲ、大别造山带;Ⅳ、苏鲁造山带。
Fig.1 Sketch distribution map of the Mesozoic volcanic-intrusive complexes in lujiang-Zongyang
area, Anhui province
2 地质背景和样品分析方法
庐枞地区地处扬子板块北缘(图1a。其西北侧以NNE 向的罗河?裴岗?练潭断裂为界,东南侧紧邻 NEE 向的沿江大断裂,构成一个长约56km,宽约24km,面积约1032km2的“基底坳陷型”火山盆地。盆地内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强烈,形成了一套由龙门院组、砖桥组、双庙组和浮山组构成的火山岩系和大量A型花岗岩类(图1b。
A型花岗岩类岩体主要分布于盆地东南缘,从安庆的大龙山岩体,经枞阳县的城山岩体到黄梅尖岩体,作NE方向延伸,另有少量A型花岗岩类岩体散布于盆地中,如矾山镇和巴家滩等岩体(图1b。这些岩体大都是复式岩体,其内产有一些同源岩石包体,与上覆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呈侵入接触关系[12-15]。
将样品在无污染情况下粉碎至200目以下。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分别在韩国国立忠南大学的Rigaku? RIX 2100 XRF和ELAN? 6000 ICP-M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