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伤骨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闭合性骨折
【 诊断要点 】
病史:外伤史 。
体征:具有骨折专有体征:异常活动、局部畸形、骨摩擦音( 感) 等。
X 线照片。
【 治疗原则 】
凡疑有骨折者,一律按骨折处理。
有休克者须先抗休克;有内脏损伤者,先处理内脏损伤,然后再处理骨折。
疼痛剧烈,可给予镇痛药物。
在恰当的麻醉下, 早期手法复位。 复位时要按 X线片所示纠正骨折移位, 动作要轻柔。
不稳定型骨折,应用牵引术或切开复位。
切开复位时机按具体情况决定。局部肿胀严重、伤后超过48小时者,可消肿
后手术。
四肢长骨干骨折复位后,应用石膏或夹板固定。
复位后及时进行 X线正侧位摄片或透视,复查治疗效果。
早期指导病人作主动性功能锻炼。
骨折应固定到临床愈合为止,一般时间是:锁骨 4~8周,肱骨干 5~6周,尺桡骨干 6~
8周,股骨 7~9周,胫腓骨 8~10周。颈椎 4~ 6周,胸椎 6~8周, 腰椎 10~12周。
去除外固定前,必须摄 X 线片,确定骨折愈合为止。
小夹板固定术
【适应证 】
四肢闭合性骨折,但骨折不稳定型者,应配合应用皮牵引或骨牵引。
四肢开放性骨折已进行内固定者,如股骨髓内针固定后。
【 注意事项 】
所选择夹板长短、宽窄应当合适。太宽不能固定牢靠,太窄容易引起皮肤坏死。夹板应占
肢体周径五分之四。
应合理放置固定垫,并且位置要准确。
应用夹板前应准确判断病人神经、血管等损伤情况,以利于观察。
缚带要松紧合适,要求缚后所打的结可以上下移动1 厘米。
有计划指导病人作功能锻炼,并嘱病人随时复诊。
石膏绷带固定
【 包扎前准备 】
物品:适当大小石膏绷带卷、温热水 ( 约40℃左右 ) 、石膏刀、剪、针、 线、衬垫物、颜
色笔。
患者的准备:
1) 向病者及家属交待包扎注意事项及石膏固定的必要性。
2) 用肥皂水洗净患肢,有伤口者先行换药。
【 固定时注意事项 】
先将肢体置于功能位,用器械固定或专人扶持,并保持该位置直至石膏包扎完毕、硬化定
型为止。扶持石膏时应用手掌,禁用手指。
缠绕石膏时要按一定方向沿肢体表面滚动,切忌用力抽拉绷带,并随时用手抹平,使各层
相互粘合。
在关节部位应用石膏条加厚加固,搬动时要防止石膏折断,过床后要用枕头或沙袋垫平。
石膏包扎后应注明日期及诊断。
石膏未干固以前, 注意凸出部勿受压, 以免凹陷压迫皮肤, 引起压迫性溃疡。
为加速石膏凝固,可在温水中加放少许食盐,天气潮湿可用电炉、电吹风等方法烘干。
石膏固定应包括骨折部位的远近端二个关节。肢体应露出指( 趾) 端以便于观
察。
术后应密切观察,尤其最初六个小时。如有下列情况,应及时切开或拆除石膏:
( 1) 肢体明显肿胀或剧痛。
( 2) 肢体有循环障碍或神经受压。
( 3) 不明原因的高热。
石膏松动、变软失效,应及时更换。
应鼓励患者活动未固定的关节, 固定部位的肌肉应作主动收缩、 舒张的锻炼,以促进血
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
锁骨骨折
【 病史采集 】
及时完成病史的采集, 24小时内完成病历。
内容应包括受伤的时间、机制、部位及伤后处理的经过。【检查】
接诊后必须及时完成体格检查。
尤其注意是否合并血气胸;锐利伤还应注意臂丛神经损伤及锁骨下血管的损伤。
应摄锁骨 X线片,如果体检怀疑胸腔损伤,应摄胸部 X线片以利确诊。
拟手术的病人行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检查。
【诊断】
有明确的外伤史。
伤处出现疼痛、肿胀、皮下瘀斑,有时局部隆起,伤侧肩及上臂拒动;局部压痛,有的可
能触及到骨折端,可能触及骨擦感。由伤侧肩向锁骨方向纵向叩击痛阳性。
锁骨 X线片可显示锁骨骨折及其移位情况。
【 治疗原则 】
手法复位:锁骨固定带或横“ 8”字石膏固定 4周。无移位或青枝骨折可直接用上法固定
3周后拍摄 X线片,骨折愈合可去除外固定。
手术治疗:对锁骨骨折移位严重,骨折片刺破锁骨下血管或臂丛神经或胸膜顶,则在手术
检查的同时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牢固内固定。也可根据患者的要求施行手术。【药物治疗】
按骨折三期辨证用药。 初期宜活血去淤, 消肿止痛,可内服活血止痛汤或肢伤一号方加减,外敷跌打外敷散;中期宜接骨续筋,内服可选用新伤续断汤,续骨活血汤或肢伤二号方,外敷接骨续筋膏;后期宜着重养气血,补肝肾,壮筋骨,可
内服六味地黄丸或肢伤三方, 外贴坚骨壮筋膏。 儿童患者骨折愈合迅速, 如无兼症,后期不必服药。
【 疗效标准 】
骨折愈合: 8周摄 X线片复查骨折线消失。
延迟愈合: 4~8个月摄 X线片复查,骨折线仍清晰。
不愈合: 8个月摄 X线片骨折线仍清晰。
【 出院标准 】
骨折功能复位,固定可靠,无近期并发症,可出院。门诊随访。
肱骨骨折
【 病史采集 】
包括外伤性质、时间、机制、部位、出血情况及伤后处理经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