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程教学设计.docxVIP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程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掌握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知道汉武帝大一统王朝的形成。明白从汉武帝开始,西汉一时进入了鼎盛时期,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分析西汉初期封国势力与中央势力的对比图及西汉形势图,结合相关史实,分析汉武帝所采取的巩固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结合秦朝统一措施,并与汉武帝巩固措施进行对比,分析“秦皇汉武”对历史的影响。 情感态度 感受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认识到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任务。 教学重点 “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 教学难点 “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行及其影响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创作的一首词。 ……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诗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阕由毛泽东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 秦皇是谁,有什么历史功绩?汉武又是谁,他又有什么历史功绩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1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了解汉武帝的历史功绩,认识他对统一的国家所作出的贡献。 新课讲述 汉武帝与大一统 (1)汉武帝其人: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刘彻十六岁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范围,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 汉武帝励精图治,对内揽人才、兴文教、振经济,对外伐四夷、通西域、显国威,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把西汉王朝推向极盛。正如《汉武大帝》电视剧所说那样: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但汉武帝在位后期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为其整体正面形象留下负面评价。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刘彻下罪己诏。 汉武帝的一生见证了西汉王朝的鼎盛,可又有谁知道,就是这位功勋卓著的大汉天子,内心里总有着无穷无尽的烦恼! (2)“大一统”含义 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这就是“大一统”。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策略 政治策略====“推恩令”的实施 什么是推恩令? 推恩令是汉朝汉武帝时期推行的一个旨在减少诸侯的封地,削弱诸侯王势力范围的一项重要法令。主要内容是将过去由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传给嫡长子的情况,要求诸侯王把封地分为几部分,用来传给自己的几个儿子,形成直属于中央政权的侯国。 (1)实施背景 材料一:西汉初期封国与中央力量对比图: 材料二: 材料二: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三: 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邪臣计谋为淫乱,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以危其命,殒身亡国。----《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材料四:役财骄益,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史记·平准书》 材料五: 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①仔细阅读材料一,你发现了什么?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无论从人口,还是所管辖的郡县来看,西汉初期的封国势力已经大大超过的了中央的的力量。诸侯王尚有一定的政治、军事势力,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②结合材料二、三,你认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中央的集权统治已受到地方势力(封国)的严重威胁,大有与朝廷分庭抗礼之势。 ③材料三反映了什么? 楚汉之争时,刘邦为笼络人心,争取扶持,接受张良建议,分封功臣名将。称帝后,又分封了同姓王诸侯。随着经济发展,诸侯王势力日益膨胀,开始对抗中央政府。景帝时发生了以吴王刘濞起头的七国之乱,国家调动大批军队才把这一场叛乱镇压下去。 ④材料四反映了什么呢? 反映了地方豪强地方势力强大,横行乡里。土地兼并严重,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不断发展; ⑤综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