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3.4附属工程设计 1、防火分区 划分防火分区对于控制火灾的蔓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设计规范,地下综合管沟防火分区如何划分,尚无章可循。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及《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相关规定,借鉴其它地下综合管沟经验,可将每个防火分区面积控制在2000m2左右,其长度不宜超过200m。应根据道路交叉路口的位置、支沟的设置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尽量使各防火分区均等,防火分区两端设置防火墙。 * 3.4附属工程设计 1、防火分区 综合管廊内每隔200m应设置防火墙、甲级防火门、阻火包等进行防火分隔。在综合管廊的人员出入口处,应设置手提式灭火器、黄沙箱等一般灭火器材。 * 防火墙及自然通风口 防火墙及机械通风口 检查孔 投料口 集水坑 防火分区 预留支沟 3.4附属工程设计 2、孔口种类 * 3.4附属工程设计 2、检查孔 为便于管沟内管线的维护管理,需每隔一定距离布置检查孔。根据电力规范和地方主管部门要求,电力沟人孔最大间距不宜大于75m,出入口直径按Φ800mm设计。《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通行管沟应设事故人孔。设有蒸汽管道的通行管沟,事故人孔间距不应大于100m;热水管道的通行管沟,事故人孔间距不应大于400m。” 60m 63m 67m * 3.4附属工程设计 3、投料口 为方便管沟内材料进出,需设置投料口,按照每个防火分区不少于一个,一般间距为200m;《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中:“安装孔宽度不应小于0.6m,且应大于管沟内最大一根管道的外径加0.1m,其长度应保证6m长的管子进入管沟。 ”因此,投料口长度为7m,宽度根据管径确定。 * 3.4附属工程设计 4、通风口 为保证沟内的正常温度和新鲜风量,每个防火分区两端分别设置进风口和排风口。每个风口处设电动防烟防火调节阀,平时常开,一般选用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 日常通风时,风机低速运行,满足通风要求,根据管沟内温度自动启停该区风机,当沟内温度超过40℃时,开启风机进行沟内通风,低于27℃时,关闭风机,且日常运行时管沟换气次数不小于2~4次/h。管理和维修人员进入管沟工作前,风机高速运行,在确定温度、含氧量、有毒气体等因素均满足工作要求后,方可进入沟内,且施工时,应采取措施确保消防和通风安全。 * 机 械 通 风 口 自 然 通 风 口 * 3.4附属工程设计 5、排水沟、集水坑 排水沟:用于输送管沟内运行管道的跑、冒、滴、漏至集水坑。 集水坑:用于输送和收集沟内检修时泄水,通过自流或压力排至室外。在每个防火分区的低点处设置集水坑,一般按不小于2m3的有效容积设计,长×宽一般设计为1.2×1.2m,深度应大于1.6m。由于潜水泵更换方便,可库房备用,以减小土建规模。 * 3.4附属工程设计 6、照明、动力系统 * 3.4附属工程设计 7、监控、报警系统 * 3.4附属工程设计 8、标志、标识系统 * 3.5重要节点设计 综合管沟的节点处理是设计及施工的重点,某种意义上的管线立交。 与道路相交口以及间隔一定距离(考虑道路间地块的需求,约200米)设置出线井,将各种管线进行衔接,以发挥管线网络系统的功能。出线井的形式需结合现状地下管线及障碍物的覆土厚度,决定出线形式和断面。 交叉出线 直埋出线 * 3.5重要节点设计 出线原则:1)支线沟让主线沟 2)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 3)各种管线统一考虑、相互协调 * 3.6其他相关设计 1、预留孔洞 根据管线综合规划,确定从管沟引入、引出管线的位置、管径,确定预留套管和穿墙孔洞尺寸。 给水、热力:按照图集选用防水套管。 电力、电信:穿孔较为密集,可采用专用的防水套管,或借鉴建筑专业中有关群管穿墙防水构造的做法。 * 2、预埋件 为避免管线安装时对结构本体以及防水层造成破坏,因此,在进行土建工程实施过程中预留预埋件。结合工艺设计,施工中在相应位置预留预埋件,未安装前需采取防腐保护等措施。 3.6其他相关设计 * 3.6其他相关设计 2、预埋件 * 3.6其他相关设计 2、预埋件 * 3.6其他相关设计 3、相关要求 a.敷设的供电电缆采用阻燃型电缆 b.通信电缆尽量采用光缆 c.潜水泵采用高效节能产品,以保证其使用寿命 d.通风设备采用能耗低、噪音低的环保型设备 * (1)管理和维修人员进入管沟工作前,应进行安全问题系统培训,明确火灾时的逃生路线以及防排烟设备的控制方式和手动控制按钮位置等安全措施。 (2)管理和维修人员须取得管沟管理部门的许可后方可进入沟内工作,下沟前应开启通风设施高速排风,在确定温度、含氧量、有毒气体等因素均满足工作要求后,方可进入沟内,且施工时,应采取措施确保消防和通风安全。 (3)检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川盆地课件.ppt VIP
-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解读 九年级下第二章 物联网.pptx VIP
- 【人教新版】七上第三章 第二节 《世界的地形》教学课件.pptx VIP
- 第7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DB50∕T 1786-2025 门诊安宁疗护服务规范.pdf
- 《蒙牛企业介绍》课件.ppt VIP
- 学生的学习风格.ppt VIP
- 9706.1有源医疗器械检测用-GB_T 42062-2022风险管理报告.docx VIP
- 苯甲苯冷凝器工艺设计(课程设计).doc VIP
- 8、第八单元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教学课件)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作文(统编版).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