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VOIP改造方法汇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现网移动汇接网软交换机支持在不增加新的硬件单板类型的情况下,通过软件升级支持CMN功能。支持CMN功能后,软交换机(TMSC SERVER)作为3G R4网络中的节点,满足3G R4网所需的功能特性,包括TrFO功能、BICC的各种承载建立方式(前向快速/前向延迟/后向延迟)。此外软交换机还可以作为3G与2G的互通节点,但需新增对AMR编解码的支持。软交换机软件升级后,若SS控制TMG,可以支持G711、G729以及UMTS AMR三种类型的编解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age * IP局和传统TDM局的运维差异性 IP局维护差异性 配置数据的差异 性能测量和监控 日常维护和故障定位 核心网IP化后的一些主要差异 新增了一个IP传输网络,它是一个比较灵活以及复杂的网络,在稳定性可靠性方面暂时不如传统的TDM网络,IP传输网络对其上承载的信令传输和话路传输都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核心网网元,IP网络是一个端到端透明的传输通道,需要重点关注:IP传输网的传输带宽、传输状态、传输质量,这几个传输能力决定了承载于IP网络的移动业务的Qos;对IP传输网络的监控、故障定位、故障处理和恢复是VOIP引入后一个重要内容。 故障发生时,首要工作是故障界定,即确定是IP承载网侧的问题还是交换网元的问题: 确认承载网问题,则交换网元侧配合IP骨干网维护人员定位故障点,判断是IP接入侧问题还是IP骨干侧问题; 确认承载网传输正常时,需要根据交换网元的各种故障现象来判断故障原因,并加以恢复、隔离或规避; Page * IP局和传统TDM局的运维差异性 IP局维护差异性 配置数据的差异 性能测量和监控 日常维护和故障定位 Page * 局数据配置和传统TDM差异分析 核心网 信令数据 VOIP BICC(BASSAP)/M3UA/SCTP;SCTP本身有一些QOS的控制参数;涉及IP地址/带宽规划; C/S区分,SCTP端口号规划;需相关M3UA本地/目的实体,链路集/路由/链路数据; TDM ISUP(BASSAP) /MTP3/TDM;需相关MTP3的信令点/路由/链路集/链路配置;SLC规划; 话务数据 VOIP 根据TDM-IP以及CMN网元配置情况,规划IP-IP,TDM-IP的呼叫路由; 需配置BICC局向/中继群/电路; TDM 按传统分层汇接方式,并修改1344的呼叫路由; 需配置TDM局向/中继群/电路; 局间协商 VOIP 协商CIC和控制方式;BICC特征数据:承载建立方式/编解码等等; 协商SCTP偶联的端口号、C/S模式; TDM 协商CIC和控制方式;不涉及特征数据; 协商窄带链路的SLC; VOIP承载网 信令/媒体的IP/子网规划,路由规划; 要求承载网针对信令/媒体设计不同的QOS保障策略; 核心网接入VOIP在信令面和媒体面安全考虑使用的不同保护措施; 掌握BICC相关的链路话务配置要求; 掌握和规划关键局间协商的参数; Page * 主要的VOIP相关局数据命令介绍 SRV 信令数据 ADD M3LE:; ADD M3DE:; ADD M3LKS:; ADD M3RT:; ADD M3LNK:; M3UA协议栈相关配置:本地实体/目的实体/路由/链路集/链路 SET SCTPINIT:; SCTP偶联相关参数设置; 话务数据 ADD OFC:; ADD BICCTG: ; ADD BICCCICMDU:; 增加BICC局向; 增加BICC中继; 增加BICC CIC模块; 端口配置 ADD FECFG:; 增加FE接口; MGW 信令数据 ADD M3LE:; ADD M3DE:; ADD M3LKS:; ADD M3RT:; ADD M3LNK:; M3UA协议栈相关配置:本地实体/目的实体/路由/链路集/链路 端口配置 ADD IPADDR:; ADD ROUTE:; ADD IFVLAN:; ADD RTBAK:; ADD BFD:; ADD GWADDR:; ADD RSVPORT:; 为接口增加IP地址; 为接口板增加路由; 为接口板的媒体流打上1Q标签; 配置媒体流GE口的负荷分担; 为媒体流部署BFD检测; 为IP接口配置网关地址; 保留分配的

文档评论(0)

donggui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