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中的人际交往概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偏见与固执 固执己见、过于偏激者,容易让人产生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性格孤僻、自傲、不接受他人规劝、不尊重他人人格和不喜欢与他人交谈等人格特点的人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吸引力。 (3)情感的冲突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排斥性的情感,使交往的的愿望下降或消失。或者已经建立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双方,因情感的冲突,给双方心理上蒙上的阴影,甚至可能会导致关系中断或反目成仇。 (4)需要得不到满足 人际交往的在主要目的是寻求心理上的满足,需要得不到满足是阻碍人际吸引力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因。 (5)价值观的差异 态度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交往的双方在态度和价值观上存在很大的距离,就会阻碍人际吸引力,影响正常人际关系的建立。 三、人际关系沟通 (一)影响人际关系沟通的因素 1、文化系统方面的障碍 (1)语言障碍 (2)态度障碍 推荐影片:傲慢与偏见 (3)文化程度障碍 推荐影片:盲山/天狗 2、社会系统方面的障碍 (1)社会角色障碍 推荐影片:冒牌天神 (2)空间距离障碍 电影:秋天的童话。 3、心理系统方面的障碍 (1)认知障碍 (2)情绪障碍 (3)个体障碍 电影:中央车站(巴西) (二)人际沟通的方式 1、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1)语言沟通是使用正式语言符号系统沟通,包括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口头沟通:讨论、面谈、电话、会议。 书面沟通:书信、通知、文件、信函、传真。 (2)非语言沟通是不明确的沟通,借助非正式语言符号,即语言与文字以外的符号系统来进行的沟通。 如: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动作、个体距离等。 2、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1)单向沟通是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在沟通中的地位不变。 如:报告、指示、命令等 (2)双向沟通:是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在沟通中地位不断变化,如交谈、协商、会议等。 四、公共关系中的人际交往 (一)公共关系中的人际交往方式 主要有公众联谊会、公众座谈会、交际舞会、文艺招待晚会、沙龙活动、参观游览活动、节假日祝贺活动。 (二)公共关系中的人际交往技巧 1、话题的选择 话题是双方感兴趣、与双方有关的或有讨论余地、易发挥的内容。 2、幽默诙谐 (1)用幽默感赢得公众 (2)用幽默推销自己 (3)运用幽默化解困境 (4)用幽默缓解人们的情绪 3、赞扬 (1)赞扬要有针对性和指向性 (2)确有感受,以情动人 (3)称赞对方身上潜在的优点 (4)要善于间接赞扬别人 4、运用非语言 注意目光、表情、身体运动与接触、姿势与装饰的运用。 2013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 第六章 公共关系技巧 第四节 公共关系中的人际交往 一、人际关系的基本概述 二、人际关系吸引 三、人际关系沟通 四、公共关系中的人际交往 一、人际关系基本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们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关系。 (二)人际关系的种类 1、根据人际关系的规模大小 (1)两个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2)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3)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2、根据人际关系的不同方面 (1)横向人际关系:主要是指平级的人际关系。 (2)纵向人际关系:主要是指具有上下级关系的人际关系。 3、根据人际关系的时间长短 (1)长期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永恒的。 (2)短期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暂时的,由于某种需要临时组合的。 推荐影片:投名状 4、根据人际关系的不同性质 (1)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双方关系和睦、友爱。 (2)不良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交往双方不和睦,对立和敌对等。 5、美国心理学家霍妮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霍妮按照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把人际关系分为三种类型:驯顺型、进取型、分离型。 ①驯顺型:其特征是朝向他人,无论遇到什么人,都首先想到,他喜欢我吗?属于努力讨别人喜欢的类型。 ②进取型:特征是对抗他人。 这种人总是想窥探对方力量的大小,或者其他人对自己有什么用处。 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③分离型:特点是疏离他人。 此类人经常躲避他人的影响和干扰,与他人发生交往常常是迫不得已。害怕与他人建立过分亲密的关系。 这类人一般没有亲密的不分彼此的莫逆之交,跟所有人都保持一定距离,通常此类人也很少有敌人。 6、按照人际交往的相互作用模式 ①一方的友好行为(比如帮助、同情、赞美、支持等)可能导致另一方同等的友好行动,或更大程度的友好行为。 ②一方的支配行为(管理、控制、指挥、命令、教训),可能导致另一方的顺从行为(如顺从、尊敬、听命、自卑、礼貌等),但如果过分,也可能引起后者的反抗行为(如反感、拒绝、对抗、怀疑等)。 ③一方的顺从行为(如尊敬、信任、求援等)可能导致另一方的友好行为(如劝导、帮助),但太过分的顺从行为(如害羞、礼貌、服从等)则也可能引起另一方的骄傲、

文档评论(0)

donggui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