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2019).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1 贵州省盘县石桥镇佳竹箐煤矿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编单位制 : 生产技术科 审 核 : 总工程师 : 矿 长 : 盘县石桥镇佳竹箐煤矿 二O一九年三月 目 录 TOC \o 1-3 \h \z \u 第一章 矿井基本概述 3 一、概述 3 二、井田自然地理概况 4 三、矿井四邻关系 5 第二章 矿井建设的资源条件 5 一、地质构造及煤层特征 5 二.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0 第三章、矿井地质条件及含水层和隔水层情况 12 一.水文地质特征 12 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3 三、矿区岩层的含水性特征 14 第四章 矿井充水性分析 15 一、充水因素分析 15 二、地表水、地下水动态变化 17 三、水文地质类型 17 第五章 矿井涌水量构成分析 18 一、勘探程度、资源及开采条件评述 18 二、主要涌水量分析 19 第六章 矿井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价 20 第七章 矿井防治水工作建议 23 一、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结论 23 二、防治水工作方案 23 佳竹箐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第一章 矿井基本概述 一、概述 1.矿井位置、隶属关系 佳竹箐煤矿井田位于盘县南部石桥镇果榔村境内,直距盘县城关镇24Km、乐民镇10Km、石桥镇7Km、接320国道10Km。该矿范围的有6个拐点坐标。 北西界为拐点4与拐点3、拐点2的连线;南东界为拐点1与拐点6、拐点5的连线;南西界为拐点2与拐点1的连线,北东界为拐点4与拐点5的连线。形状为一不规则的六边形。南北长2.65Km、东西宽0.3~0.85Km,面积为1.1045Km2;开采深度由2050至1850m。 盘县经水塘至响水公路从煤矿东部经过,石桥鲁番至红果公路从煤矿南部经过。南昆铁路从煤矿南部外围经过(煤矿直距鲁番4Km、红果9Km、距威红公路1Km),交通十分方便。佳竹箐煤矿隶属贵州毕节百矿大能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坐标系为北京坐标系: 1:X=2836500, Y 2:X=2836620, Y 3:X=2838080, Y 4:X=2839010, Y 5:X=2838625, Y 6:X=2837855, Y 佳竹箐煤矿交通位置图 二、井田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盘关向斜东翼南段,总体为台地地段,属中低山地形。地面多被第四系坡积物覆盖,小冲沟较多,并呈树枝状展布,主要冲沟的走向与地形基本一致。井田大部为同向坡地貌,西北部走向陡峻为反向坡地貌。井田内最高点为东北部拐点E附近,标高为2221m左右,最低点为拐点C附近,相对高差为341m左右。 2.河流 井田内没有河流,但沟谷发育,雨季山洪暴发、溪水暴涨,旱季流量较小或干枯,水流主要受大气降水的控制。 3、气象 本矿区属亚热带高原性季风温和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有酷暑、雨量充沛。根据盘县气象局资料:本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1382.9mm,月平均气温15.2°C,日极端最高气温36.7°C,日极端最低气温-7.9°C,年平均相对湿度78%。 4、地震 根据贵州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黔城设通发【1992】230号文《关于公布贵州省地震烈度新区规划的通知》”盘县地震烈度为6度区。 三、矿井四邻关系 佳竹箐北与邦达公司老洼地相邻,中间有一条南昆铁路分隔,南与贵州毕节百矿大能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樟木树煤矿隔开,中间有一条落差80m的F4正断层隔开,矿井与周边矿井不受水害威胁。 第二章 矿井建设的资源条件 一、地质构造及煤层特征 1.地层 矿井范围及其附近出露地层有从二叠系下统茅口组至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现从老到新分述如下: 1、二叠系(P) 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出露于井田东南部外围。主要为浅灰色、灰色厚层灰岩,含白云质团块或白云岩,具缝合线构造,产腕足类、蜓等动物化石。顶部有厚约3m左右的红褐色硅质灰岩(硅质灰岩),角砾结构,坚硬。厚度400~500m。与上覆峨眉山玄武岩呈假技改扩能接触。 二叠系中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分布于煤矿外东南一带,主要岩性为灰绿色玄武岩、拉斑玄武岩、暗绿色角砾及凝灰岩。厚240m左右。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分布于井田东部,为井田内含煤地层,主要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岩性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粘土质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粘土岩及煤层组成,厚度22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