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20.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基础理论 PAGE PAGE 1 中医基础理论 概述 孙思邈:药王,绘制了中医针灸穴位图,著有《千金药方》 文化基础: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依托 医学基础:长期医疗实践中医学知识的积累 身体出现疼痛,缓解手法有:揉、捏、拿 古代称为→推窍 成人称为→按摩 医院施术→推拿 小儿施术→小儿推拿 婴儿施术→婴儿抚触 石头,硌→砭石疗法(针灸的前身) 刺破出血→放血/泄血疗法 以针施术→针灸(银针、金针、不锈钢针等) 哲学基础:古代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 中医非药物理疗法: 放血疗法:头疼时在耳尖找青筋暴露的地方用针刺激, 精气:自然空气, 阴阳:白天为阳,夜晚为阴, 五行:金木水火 共同特征:均不可量化 中医的整体观念 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中医讲的是:整体观、自然观、五行观。大能医国,小能医人。 结构上——不可分割 功能上——相互协调 病理上——相互影响 例如: 脾胃失和——肚子不饿,吃不下 脾开窍于口,脾不好,吃不下 肝郁化火——肝主疏泄,瘀滞导致血虚,烦躁易怒,肝火上行,引发头痛 生气——怒伤肝,会导致,睡眠不好,心脏疾病,头疼,脑血栓等。 诊疗上——察外知内 面色发黄,干黄→脾胃失和 走路乱颤→喘→易出汗、常吐痰 胖 气虚 脾湿 脾——主化水,将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起润华作用。 治疗上——着眼全局 脾胃不和是想吃吃不下的状况,属痰湿体质。(西瓜型体) 二、整体观念:人与环境的统一 人与自然环境:季节气候变化、昼夜晨昏变化、地理区域变化 人与社会环境: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文化信仰、婚姻家庭、人际关系 三、辩证论治 1、辩证: 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辨病势 望:看脸色,看精神状态 闻:听声音,是洪亮,还是无力,说话是否胡言乱语 问:询问病症、时间、生活及饮食习惯等 切:按,把脉,查脉象,感受肌肉是紧致有力,还是松弛无力 2、论治:确定治疗原则,方法手段,及选用方药。 例如: 因:身体发胖 位:脾,思则伤脾 性:虚证 势:生病的程度,自己前来?家人搀扶而来? 手法:按摩 顺时针:轻、柔、缓慢、温暖,温热,为补 逆时针:重、快、急,为泄 方法:膻中,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 产后容易出现: 产后气血不足、产后抑郁、产后生气产生的淤阻 面色发黄,无奶,加强脾胃,补气血 面色萎黄,肌肉消退的人爱吐口水,属于脾虚(唾液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 肾功能越强,骨质越好,耳力越好,虚则补之。 心火能造成口腔糜烂,热手搓脚心,用手握拳眼摩擦后腰肾穴,补肾水,去心火。 心血不足,空荡荡的,记不住东西,四肢乏力,多吃红色食物,入心,补肝,用手搓两肋至发热。 中医学与哲学 《精气学》 认为宇宙万物是精气构成,宇宙万物及其发展变化是由精气的作用所化生。 2、《素问》“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3、《庄子·知北游》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之为生,散则为死。” 4、精气的运动变化——气机与气化:升,降,出,入 5、《素问》曰“人以天地之气升,四时之法成,天地和气,命之曰人” 四时:即四季 《阴阳学》 1、《易传·系辞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3、《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然其要一也。” 阳: 上升、运动、明亮、温暖 为单数如1、3、5、7、9 阴: 下降、黑暗、内向、寒凉 为双数如2、4、6、8、10 阴阳基本内容: 阴阳对立 阴阳互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 阴阳转化 阴阳太极乃风水宝地 阴阳在体内分布: 阳: 上为阳 气为阳 气虚:呼吸气短,声音低微,胸闷不舒,咳吐无力,小便无力,脉象细弱, 脏器下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 气血散行:月经量过多,出血不止,自汗盗汗 直接刺激腧穴:气海,关元,肾俞,足三里,膻中,神阙,中脘,百会 补气中药:人参,黄芪,龙眼肉 体表为阳 背为阳 四肢外侧 六腑为阳 经络:阳经循行于四肢外侧 阳虚:发胖、气短、易出汗 阴: 下为阴 血为阴 血是滋润和营养人体的物质,血虚会导致人体脏腑组织的滋润和营养性下降,从而出现各种症状。 黄,面色萎黄 “五白”:面色苍白,嘴唇淡白,爪甲淡白,舌体淡白,眼结膜淡白 “四不养”: 血不养心: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心神不宁, 血不养肝:耳鸣耳聋,月经量少或闭经,两肋疼痛,情志不畅 血不养头目:头晕眼花,视力下退,健忘多梦 血不养肢体:手足麻木,皮肤干燥起白屑,肢体震颤 补血 刺激气海,关元,肾俞,足三里,膻中,神明,中脘,百会 当归补血汤:黄芪(补气)与当归(补血)按6:1的比例搭配 气与血的关系: 气属阳,主阳,主煦之,血属阴,主静,主濡之 气能

文档评论(0)

22255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