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第四讲维也纳体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俾斯麦忽视殖民扩张 大陆政策推行的结果: 1. 使德国保持一个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能集中精力发展国内,迅速积累国力。 2. 使德国成长为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确立了柏林在欧洲大陆政治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地位。 (二)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 1890年,俾斯麦被迫下台。 德国成为一个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强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内扩张主义舆论盛行:1891年,“泛德意志协会” 威廉二世:我们要“遵循一个世界政策”。 国务大臣波洛夫:“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蔚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威廉二世、比洛、蒂尔皮茨等 “新路线” “世界政策”两大内容: 1. 大力扩建海军 要成为世界强权,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德国的未来在海上”“要让海神手中的三叉戟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1897年,蒂尔皮茨制订庞大的海军计划 1898年,成立海军协会,“海权就是世界霸权” 帝国议会通过第一个海军法案:“德国应该用 有一支强大的舰队,甚至最强大的海军国家对 德国作战,也要冒着可能使它的优势发生问题 的危险”——“冒险理论” 1900年,第二个海军法案:到1915年,德国拥有战列舰7、重型巡洋舰11、轻型巡洋舰34、驱逐舰100,得到与英国持平的水平。 1906年,第三个海军法案:以后建的新式战列舰必须是无畏级的军舰。 1908年,英无畏舰(建成+在建)12,德国4+8—9 引发英、德海军军备竞赛。 2. 大力抢占海外殖民地 远东、南太平洋、中近东、非洲 远东:强租胶州湾,将山东变成势力范围。八国联军 非洲:欲建一西起西南非东至坦葛尼喀的殖民大帝国 英布战争、德法摩洛哥争端 太平洋:加罗林群岛、马利亚纳群岛、帕劳群岛、萨 摩亚群岛 中近东:1899年,从土耳其取得修筑巴格达铁路权利 到1914年,德国殖民地面积达102.7万平方公里。 “世界政策”推行的后果 1. 威胁到英国的海上霸权和殖民帝国地位,英德矛盾上升成为欧洲主要矛盾,促成了两大对立阵营的形成与对抗。 2. 法德矛盾进一步加深,德俄交恶,德国周边形势恶化。 3. 德国逐渐失去欧洲中心地位,并最终将德国拖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德意志帝国的灭亡。 三、两大对立阵营的建立与维也纳体系的解体 (一)两大对立阵营的建立 1.同盟国集团的形成(德、奥、意) 1879年,德奥同盟 1882年,意大利加入 2. 协约国集团的形成(英、法、俄) 1894年,法俄军事协定 1904年,英法协约 1907年,英俄协约 1.两次摩洛哥危机 A.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5年4月-1906年4月,德法冲突 促进了英法的联合,削弱了意大利与三国同盟的关系,这是法国外交的胜利,德国外交的失败。 (二)两大阵营对抗与维也纳体系的解体 B.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911年,摩洛哥群众起义 1911年5月-1911年11月,德法冲突 德国承认法国对摩洛哥的保护权,作为交换,法国将邻近德属喀麦隆的法属刚果的一部分领土割让给德国。 经过第二次摩洛哥危机,英法的协约关系更加巩固,而英德的矛盾更加深化。 2.波斯尼亚危机 1908年10月5日,奥匈帝国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与俄国反对。 1908年10月-1909年3月 是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巴尔干地区而引起的一场激烈斗争,结果是同盟国取得了胜利,协约国遭失败。使得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更加尖锐化。 3. 意土战争 1911年,意大利占领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 意土冲突 1911年10月-1912年10月 4.两次巴尔干战争 A.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1912年10月-1913年5月 巴尔干同盟四国与土耳其 对于巴尔干各国是一次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从土耳其手中解放。 B.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巴尔干内部关于战果的纷争 1913年6月-7月,保加利亚战败 是巴尔干各国统治者为争夺领土而发动的一场王朝战争,引起了巴尔干各国的重新组合,出现了两个集团: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协约国);保加利亚和土耳其(德奥集团)。 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集团激烈对抗中,维也纳会议以来确立起的欧洲五强均势格局最终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取代,维也纳体系最终解体。 4.创立了

文档评论(0)

11666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