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规范发展轨迹与趋势概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发展趋势 普遍采纳的趋势。       适用领域的趋同性:身份能力,婚姻家庭,继承等。       其作用与空间不断受限。 第四章:外国法的排除适用 5.中国的立法 《适用法》第九条 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外国法律,不包括该国的法律适用法。 第四章:外国法的排除适用 (三)公共秩序 1、公共秩序的概念与作用 第四章:外国法的排除适用 (1)概念: 指法院在依自己的冲突规则本应适用某一外国法作准据法时,因其适用的结果与法院国的重大利益、基本政策、基本道德观念或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而拒绝或排除该外国法的一种法律制度。 第四章:外国法的排除适用 作用: 积极作用:直接适用内国法中强制性规范。 消极作用:排除对内国有损的外国法适用。 第四章:外国法的排除适用 2、理 论 主观说:强调外国法本身的可厌性,邪恶性 如1898年《日本法例》第30条规定:“应依外国法时,如其规定违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不予适用。       第四章:外国法的排除适用 客观说:强调外国法是否与法院地有实质联系或外国适用所导致的结果。 1987年的《瑞士联邦国际私法法规》第17条规定:“如果外国法的适用将导致与瑞士公共秩序不相符的结果,则排除其适用。 1986年《德国民法施行法》第6条规定:“如果外国法律规定之适用,其结果明显地不符合德国法律的基本原则,则该外国法不予适用。 3、立法模式 间接限制:内国法律的强行性。    第四章:外国法的排除适用 直接限制:《民通》150:“依照本章规定适用外国法律或国际惯例,不得违背中国的社会公共制度” 。    合并方式。 第四章:外国法的排除适用 4、法律适用 (1)适用法院地法    (2)有条件地适用法院地法。     第四章:外国法的排除适用   1995年,意大利国际私法制改革法案第16条规定:   违背公共秩序的外国法不予适用,在此种情况下,准据法的选择根据就同一问题可能提供的其它连结因素一确定。如无,才适用意大利的法律。 第四章:外国法的排除适用 5.中国立法 《适用法》: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有强制性规定的,直接适用该强制性规定。 第五条 外国法律的适用将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公共利益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第四章:外国法的排除适用 《适用法解释一》: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公共利益、当事人不能通过约定排除适用、无需通过冲突规范指引而直接适用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条规定的强制性规定: (一)涉及劳动者权益保护的; (二)涉及食品或公共卫生安全的; (三)涉及环境安全的; (四)涉及外汇管制等金融安全的; (五)涉及反垄断、反倾销的; (六)应当认定为强制性规定的其他情形。 案例:海南木材公司案 1988 年 7 月 20 日,海南省木材公司同新加坡达斌(私人)有限公司在海口签订了购买坤甸木的合同,合同规定采用跟单信用证方式付款。1988 年 9 月 2 日,中国银行海口分行依原告申请开具了信用证,并以电传通知了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该信用之规定了与合同约定一致的条款。1988 年 11 月 16 日,被告新加坡泰坦船务私人有限公司签发了正本提单一式三份。同日,中国银行海口分行通知原告:达斌 公司已将全套议付单证送达海口,要求承诺付款。原告经审单发现提单已记载事项有诈(比如:一般木材贸易中,材积通常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而泰坦公司的提单与发票中记载的几种原木材积,全部是整数,这是一种异常现象),并经调查发现泰坦公司、达斌公司合谋伪造海运单证,企图欺诈货款,故要求中国银行海口分行暂不付款,同时向广州海事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令上述购货合同和该信用证下的海运单证无效,并撤销该信用证。原告起诉时申请冻结信用证项下货款。广州海事法院通过审理,最后援用我国《民法通则》关于公共秩序保留的规 定排除了有关跟单信用证国际惯例——《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适用,于 1990 年 9 月 29 日缺席判决购货合同和提单无效;信用证下的款项不予支付;并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冻结了该信用证项下的货款,被告共同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人民币 100 多万元。该案是我国法院以公共秩序为由排除国际惯例适用的一次重要实践;也是我国第一起运用公共秩序制度审理的涉外案件。 对于该案的判决,有人认为,在本案中,被告恶意串通,利用伪造提单及其它单证的手段企图骗取货款,如果适用《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将使被告达到目的。这将违反我国《民法通则》关于民事活动应当遵守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也将损害我方善意当事人的利益。所以,应该援引《民法通则》第 150条之规定,以公共秩序保留为根据排除该惯例的适用。 (四)法律规避 第四

文档评论(0)

donggui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