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液醪醴-精选课件(公开).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水肿的病机——“五脏阳已竭” 竭,一指衰竭。五脏阳气衰竭,津液不得温化蒸发,水液潴留,充斥于胸腹形体而为肿(虚证)。 竭,通“遏”。五脏阳气被阻遏,不能温煦蒸化水液,水湿停滞,泛滥于肌腠胸腹而为肿(实证)。 二.水肿病主症 全身高度浮肿(形不可与衣相保) 四肢胀急、气喘(四极急而动中) 三.水肿病治则 总则:平治于权衡 平治于权衡——权衡水肿病的发病缓急,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使阳气宣畅,阴水得行,而阴阳平和。 (一)水肿内治法 1.开鬼门 【含义】即宣肺发汗法。肺主皮毛,为水之上源。发汗使肺气得宣,水道通利,水从汗走,则水湿去除而肿消。 【代表方】越婢汤、越婢加术汤 【药】麻黄、杏仁、苏子、羌活、生姜、防风等。 2.洁净府 【含义】即利尿法。用淡渗利湿、行水法使体内多余的水分通过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达到消肿的目的。 【代表方】五皮饮、疏凿饮子、五苓散、猪苓汤。 【药】大腹皮、茯苓、猪苓、椒目、防己、葶苈子、泽泻、苡仁、赤小豆、车前子等。 3.去菀陈莝 【含义】即峻下逐水法。用攻逐水饮的猛药去除体内郁久的水湿之邪。 【代表方】十枣汤 【方】商陆、大戟、芫花、黑白丑、甘遂等。 注意: 此三法适用于水肿实证、阳证,阴证、虚证不宜。 具体用法:如张仲景《金匱要略》中说“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三法临床运用举例 【汗法】 适应症:肺宣降失常出现的风水症(阳证)。 主症:眼睑先肿,继而全身浮肿,来势迅速,多伴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脉浮滑或沉紧。 病理特点:卫阳被遏,肺气不宣,水泛肌肤。 治法:宣肺发汗利水 方:越婢汤、越婢加术汤、防己黄芪汤 【利尿法】 适应症:肿势较剧,脾阳被遏或脾肾阳虚,水湿不化之证。 主症:全身水肿,下肢尤甚,按之没指,凹陷不起,或身重困乏、胸脘痞闷,或心悸、气短喘促、肢冷,小便短少,脉沉迟或沉缓。 病理特点:湿困脾阳,或脾肾阳虚,水湿泛滥全身。 治法:健脾利湿;温阳化气利水。(本法多配合其他方法一起使用) 方:五苓散合五皮饮;六君子汤合五苓散;实脾饮;真武汤;济生肾气丸。 【攻逐水饮法】 适应症:水肿剧而不退的阳证、实证,患者体质较强壮。 主症:全身高度水肿,或肿久不消,皮肤绷紧而亮泽,胸腹痞胀,或气喘痰多,小便不利,脉沉紧或滑数。 病理特点:肺气不宣,脾阳被困或三焦气化不利而致的水湿泛滥。 治法:攻逐水饮 方:十枣汤(悬饮);疏凿饮子(湿热) (二)水肿外治法 缪刺——刺络放血法,病在左而刺右,病在右而刺左。有宣通肺气之意。 (三)水肿辅助治疗及护理 微动四极——生发、宣通阳气 温衣——保护阳气 此二法有助于阳气生发、运行,使阳蒸津液,气行水行而肿消。 精以时服——饮食护理,饮食宜精致 四.后世对水肿病治疗的发展 (一)治水重视阳气:“诸病水者,当以温药和之”。 水为阴邪,非阳不化。“五脏阳已竭”是水肿的基本病机,故治水之法,除汗法、利尿逐水等直接治水法之外,尚有温补阳气、健运阳气等治水之本源法。 温药治水法举例 附子——温在里之阳 桂枝——通血脉之阳 麻黄——开肺卫之阳 斡旋阳气 白术——振脾胃之阳 黄芪——实表卫之阳 (二)“去菀陈莝”的治疗含义 “去菀陈莝”不仅指峻下逐水法,还包括一切祛瘀之法,如活血破血、破气、消痰逐瘀等法。 文献根据:《灵枢》中提到“菀陈”为淤血、恶血。 理论根据:血、水、痰湿关系密切。 津血同源; 血、水与气的关系——血、水赖气的温煦推动。气滞则血、水运行不畅,滞留体内而为瘀血、水肿。 实践根据:临床采用活血化瘀、行气消痰之法治疗水肿久而不退(菀陈)之症疗效很好。(如活血化瘀、行气消痰法治疗急、慢性肾炎、心源性水肿皆有效) 思考题: 《素问·汤液醪醴论》中所说的水肿的病机、症状、治则、治法是什么? * 《素问·汤液醪醴论》 内容与题解: 汤液、醪醴是古代两种剂型,都是由五谷制成的酒类。汤液清稀淡薄,醪醴稠浊甘甜。 汤液、醪醴能够壮神活血、通经御寒,具有恢复疲劳、舒筋活络等作用。 本文节选段落讨论了水肿的病机、症状和治疗大法。因全篇首从汤液醪醴起论,故名。 * * *

文档评论(0)

老刘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