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病虫害与防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地老虎 大地老虎 成虫体长20~23毫米,翅展52~62毫米;前翅黑褐色,肾状纹外有一不规则的黑斑。卵半球形,直径1.8毫米,初产时浅黄色,孵化前呈灰褐色。老熟幼虫体长41~61毫米,黄褐色;体表多皱纹。蛹体长23~29毫米,腹部第4~7节前缘气门之前密布刻点。 形态特征 3、地老虎 发生规律 大地老虎 分布也较普遍,并常与小地老虎混合发生;以长江流域地区为害较重。中国各地均一年发生1代。 3、地老虎 生活习性 成虫的趋光性和趋化性因虫种而不同。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对黑光灯均有趋性;对糖酒醋液的趋性以小地老虎最强;黄地老虎则喜在大葱花蕊上取食作为补充营养。卵多产在土表、植物幼嫩茎叶上和枯草根际处,散产或堆产。3龄前的幼虫多在土表或植株上活动,昼夜取食叶片、心叶、嫩头、幼芽等部位,食量较小。3龄后分散入土,白天潜伏土中,夜间活动为害,常将作物幼苗齐地面处咬断,造成缺苗断垄。有自残现象。 3、地老虎 ? 1.配制糖醋液诱杀成虫。糖醋液配制方法: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万灵可湿性粉剂1份调匀,在成虫发生期设置。某些发酵变酸的食物,如甘薯、胡萝卜、烂水果等加入适量药剂,也可诱杀成虫。  2.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3.配制毒饵:豆饼(麦麸)20-25公斤,压碎、过筛成粉状,炒香后均匀拌入40%辛硫磷乳油0.5公斤,农药可用清水稀释后喷入搅拌,以豆饼(麦麸)粉湿润为好,然后按每亩用量4-5公斤撒入草坪。 4.化学防治:在地老虎1-3龄幼虫期,采用25%灭幼脲Ⅲ号300倍及辛硫磷、菊酯类农药地表喷雾。 防治措施 谢谢大家! * * 月季黑斑病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枯叶、残枝,集中烧毁,减少浸染源。 2.加强栽培管理,多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3.及早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代森铵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波尔多液(l:1:200)。 八、青桐木虱的发生与防治 青桐木虱 全国分布,寄主梧桐。若虫和成虫多群集青桐叶背和幼枝嫩干上吸食危害,破坏输导组织,若虫分泌的白色絮状蜡质物,能堵塞气孔,影响光合作用和 危害状 呼吸作用,致使叶面呈苍白萎缩症状;且因同时招致霉菌寄生,使树木受害更甚。严重时树叶早落,枝梢干枯,表皮粗糙,易风折,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 分布与危害 青桐木虱 形态特征 ?成虫,体黄绿色,体长4~5mm 。触角10节,4~8节上半部分深褐色,最后两节黑色,顶部有两根鬃毛 。足黄色,爪黑色,后足基节上有一对锥状突起。翅透明,翅脉浅褐色 。腹部各节前端有褐色横带。雌成虫体长5mm, 雄成虫体长4~4.5mm。 卵 长卵圆形,一端稍尖,初产时浅黄色或黄褐色,近孵时为红黄色,并可见红色眼点。 若虫 共五龄,第1,2龄若虫身体扁平,略呈长方形,黄色或绿色,末龄若虫身体近圆筒形,茶黄色常带绿色,腹部有发达的蜡腺,故身体上覆盖有白色的絮状物。 青桐木虱 青桐木虱 1年发生2代,以卵在枝干上越冬,次年4月底5月初越冬卵开始孵化危害,若虫期30多天。第一代成虫6月上旬羽化,下旬为盛期;第二代成虫于8月上、中旬羽化。成虫羽化后需补充营养才能产卵。第一代成虫多产卵于叶背,经两周左右孵化;第二代卵大都产在主枝阴面、侧枝分叉处或主侧枝表皮粗糙处。发育很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若虫和成虫均有群居性,常常十多头至数十头群居在叶背等处。若虫潜居生活于白色蜡质物中,行走迅速;成虫飞翔力差,有很强的跳跃能力。 生物学特性 青桐木虱 防治技术 1.在危害期喷清水冲掉絮状物,可消灭许多若虫和成虫。 2. 化学防治,大发生时可采取10%蚜虱净粉2000~2500倍液、2.5%吡虫啉1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2500~3000倍液,10天后再喷1次,防治成、若虫效果较好。 九、温室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温室粉虱 又名白粉虱,是一种分布很广的露地和温室害虫,是一世界性的检疫对象。危害倒挂金钟、茉莉、兰花、凤仙花、一串红、月季、牡丹、菊花、万寿菊、五色梅、扶桑、绣球、旱金莲、一品红、大丽花等多种花卉。主要以成虫和幼虫群集在寄主植物叶背,刺吸汁液危害,使叶片卷曲、褪绿发黄,甚至干枯。此外,成虫和幼虫还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 分布与危害 温室粉虱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2mm,体浅黄或浅绿色,被有白色蜡粉。卵长0.2-0.5mm,长椭圆形,具柄,初时淡黄色,后变黑褐色。幼虫体长0.5mm,扁平椭圆形,黄绿色,体表具长短不一的蜡丝。蛹长0.8mm,稍隆起,淡黄色,背面有11对蜡质刚毛状突起 温室粉虱 温室粉虱 1年10余代,在温室内可终年繁殖。繁殖能力强,世代重叠现象显著,以各种虫态在温

文档评论(0)

beautyev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