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泵检修作业指导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水泵检修作业指导书 1、目的 经过运行一段时间后清水泵部分零部件磨损严重或者老化,为保证清水泵正常运行,部分零部件需进行更换和维修。 2、适应范围 清水泵检修 3、编制依据 序号 资料名称 编号 版本 1 清水泵厂家说明书 2 ( 3 《电业安全工作远程》 1978 4、作业前应具备的条件 序号 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作的准备 责任单位 备注 1 检修指导书编制完,经审批合格 外围队 2 检修场地清理干净,检修用备品备件材料准备完 外围队 3 检修的工机具准备齐全,检查合格 外围队 4 检修人员到现场,并撑握检修方案 外围队 5 设备隔离完成 运行 6 检修作业票办理完成 外围队 7 检修照明充足 外围队 5、作业危险因素和环境因素辨识及对策表 序号 危险点和环境因素描述 拟采用的风险控制技术措施 监督管理措施 实施负责人 确认签证人 1 在检修现场工作未办理工作票 作业前办理工作票 H 2 检修工作时不按工作票执行 检修作业时按工作票要求执行 S 3 检修设备与系统未隔离、电动门未断电 检查隔离情况并确认,切断电动门电源,并做警示标志 S 4 清水泵在检修前电源未切断 排水泵在开始检修前,运行值班人员必须将电源切断,并挂上警告牌。 H 5 火种引燃 严禁带火种进入现场 6 严禁使用一般通讯工具 7 使用工具不当 所使用工器具都应是防爆工具 8 起重设备不安全 应使用定期检验合格的起重设备 6、作业人员要求及职责分工 序号 作业人员工种 资格要求 人数 备注 1 工作负责人 有组织协调能力和现场管理经验 1 2 技术负责人 熟悉设备结构和与设备相关的系统,有组织能力 1 3 检修工 具有一定的检修经验和现场工作经验 3 9 起重工 有5年以上起重经验,有起重工操作证 2 10 机械操作工 具有一定的起重知识,有相应机械操作证 1 7、作业工器具及消耗材料 序号 工器具/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三爪拉马 350 1个 2 活扳手 12吋 2 3 套筒扳手 1套 4 内六角扳手 1套 5 梅花扳手 17 2 6 梅花扳手 24 2 7 梅花扳手 27 2 8 十字螺丝刀 350*9 1 9 一字螺丝刀 300*6 1把 10 扁产 200 2把 11 撬棍 500 2根 12 管钳 2把 13 铜棒 Φ30×300 1根 14 手锤 2磅 2把 15 游标卡尺 0~125mm 1把 16 外径千分尺 0~25mm 1把 17 深度尺 0~200mm 1把 18 塞尺 1套 19 百分表 0~10mm 2块 20 汽油 93# 2升 21 油盘 3个 22 钙基脂 2KG 23 30#机械油 2KG 24 棉布 适量 8、作业程序、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点 8.1工作流程 工作前的准备 工作前的准备 解体前的准备 设备的解体 零部件的检修 泵的组装 试运行 工作结束 泵的安装 8.2作业程序、技术要求、质量控制点 序号 作业名称 作业程序 技术要求 质量控制点 1 工作前准备 提前了解停运前设备运行状况:两侧轴承温度的变化;泵体的振动;有无异常声音;出口压力;油的温度;有无渗漏; 温度≤80℃ 振动≤0.08mm 填写设备运行状况表 备品备件材料工机具的准备。 安全措施完善、工作票已签证 工作票已签证 检查起重设备是否完好。 2 解体前准备 与系统断开: ①拆对轮罩,测量对轮间隙并做好记录。在对轮上做好标记,用梅花扳手拆对轮螺栓;②松进出口法兰连接螺栓;③松泵体地脚螺栓;④将泵体内的柴油放干净;⑤拆下压力表,用塑料布将泵进出口及压力表接口包好;⑥将泵体外表面清理干净;⑦将泵吊运至检修场地; 螺栓、螺母配套放好 做检修记录 3 泵的解体 ①解体前先在各配合处做好标记;②拆泵盖与泵体连接螺栓,将泵体拆出;③松叶轮螺母,将叶轮拆下;④松泵盖与悬臂架连接螺栓,将泵盖拆出;⑤拆挡水圈、轴承压盖,将轴抽出; 装配连接处做好标记 4 零部件的检修 轴承的检查或更换:检查轴承内外圈和滚动体的磨损状况,若有暗斑、凹痕、擦伤、剥落或脱皮等其中一种现象,应更换轴承;检查轴承与轴、轴承与轴承座的配合,其配合公差应符合图纸要求,否则应进行更换;检查轴承的径向间隙 不允许有暗斑、凹痕、擦伤、剥落或脱皮现象;与轴承座孔的配合及轴的配合公差应符合图纸要求;轴承的径向间隙为 轴承箱的检查: 是否有裂纹、密封面是否密封不严,油孔是否堵塞 无裂纹,油孔畅通,油窗明亮清晰 叶轮及密封环的检查: 查叶轮磨损状况,严重磨损应更换;检查叶轮密封环的磨损,严重磨损应更换密封环 无严重磨损 不平衡重量≤3g 两端面的跳动≤1.5mm 油封的检查: 检查密封元件,若磨损或老化,应更换; 检查轴套的磨损,磨损严重应更换 轴承压盖及填料压盖的检查: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