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酵法 直接发酵法 广泛采用的赖氨酸生产法。常用的原料为甘蔗或甜菜制糖后的废糖蜜、淀粉水解液等廉价糖质原料。此外,醋酸、乙醇等也是可供选用的原料。直接发酵法生产赖氨酸的主要微生物有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乳糖发酵短杆菌的突变菌等 3种。 发酵法 酶法 主要用生产尼龙原料己内酰胺时生成的大量副产物环己烯为起始原料,用化学方法合成 DL-氨基己内酰胺,然后以此作为酶反应的底物,经罗伦氏隐球酵母生产的L-氨基己内酰胺水解酶,和从奥巴无色杆菌菌体中分离到的α-氨基己内酰胺外消旋酶共同作用,转变为L-赖氨酸。该工艺由于反应速度快,原料便宜,产酸率高,已投入工业生产 酶制剂发酵 酶制剂(英文:enzyme)是一类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提取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在适宜条件(pH和温度)下具有活性。 主要作用是催化食品加工过程中各种化学反应,改进食品加工方法。 应用范围:植物由于生长地域、季节、气候等的影响,生产酶制剂的产、质量都不稳定。动物产生的酶主要从屠宰牲畜的腺体中提取,来源有限;只有微生物生产的酶,可满足任何规模的需求,产率高、质量稳定。目前,除食品、轻纺工业外,微生物酶制剂还用于日用化学、化工、制药、饲料、造纸、建材、生物化学、临床分析等方面,成为发酵工业的重要部门。 种类 国外:在饲料中使用的酶制剂主要有淀粉酶、β-葡聚糖酶、糖化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脂肪酶、植酸酶、角蛋白酶、木聚糖酶等。 国内:市场主要的酶制剂有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β-葡聚糖酶、植酸酶等。目前除植酸酶有单一产品外,其余饲用酶制剂大多是包含多种酶的复合制剂。 生产酶制剂的微生物有丝状真菌、酵母、细菌3大类群,主要是用好气菌 淀粉酶 淀粉酶水解淀粉生成糊状麦芽低聚糖和麦芽糖。以芽孢杆菌属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形芽孢杆菌深层发酵生产为主,后者产生耐高温酶。另外也用曲霉属和根霉属的菌株深层和半固体发酵生产,适用于食品加工。-淀粉酶主要用于制糖、纺织品退浆、发酵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等。葡糖淀粉酶能将淀粉水解成葡萄糖,现在几乎全由黑曲霉深层发酵生产,用于制糖、酒精生产、发酵原料处理等。 蛋白酶 使用菌种和生产品种最多。用地衣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以深层发酵生产细菌蛋白酶;用链霉菌、曲霉深层发酵生产中性蛋白酶和曲霉酸性蛋白酶,用于皮革脱毛、毛皮软化、制药、食品工业;用毛霉属的一些菌进行半固体发酵生产凝乳酶,在制造干酪中取代原来从牛犊胃提取的凝乳酶。 微生物多糖 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可利用单糖和双糖产生多糖对微生物具保护作用的生物高聚物。近二十年来,由于糖化学的迅速发展,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于重视。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采用发酵工程技术生产多种微生物多糖是国际上的热门课题,并已有数种微生物多糖已具备相当的工业化规模。 按合称位点和合成模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同型多糖的合成与异型多糖的合成。 黄原胶:肠膜状明串珠菌和葡聚糖明串珠菌用于工业制造葡聚糖(是若干葡萄糖脱水形成的聚合物)。Glucan是世界上早发现并较早作为主要的血浆代用品的微生物多糖。右旋糖酐-70是目前公认的优良血浆代用品之一。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由于失血、创伤、烧伤和中毒等引起的失血性休克。 葡聚糖:又称右旋糖酐。为一种多糖。存在于某些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分泌的粘液中。葡聚糖具有较高的分子量,主要由D-葡萄吡喃糖以α,1→6键连接,支链点有1→2、1→3、1→4连接的。随着微生物种类和生长条件的不同,其结构也有差别。葡聚糖不是单糖而是低聚糖 它能够活化巨噬细胞、嗜中性白血球等,因此能提高白细胞素、细胞分裂素和特殊抗体的含量,全面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 维生素 维生素是生命体生长发育、代谢、生命活动的具不可或缺及调节重要作用的微量有机物。许多维生素可由微生物合成,如维生素B12、麦角碱、核黄素、L-抗坏血酸等都可以通过微生物制备。利用烷烃作为碳源生产维生素A辅酶。 β-胡萝卜素、叶黄素及其他类胡萝卜素: β-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肠粘膜上转变为维生素A,工业上三孢布拉霉、链霉菌、黄杆菌、分枝杆菌、短杆菌等都可以利用烷烃作为碳源生产维生素A辅酶。 维生素B2(核黄素):作为核黄素类的辅基,核黄素的缺乏引起核黄素症,如某些皮炎、唇损害和视力受损。丙酮丁醇梭菌、假丝酵母属类球形德巴利酵母、无拟球酵母许多丝状真菌等都可以生产。 维生素B12:合成维生素B12的微生物很多,主要有黄杆菌属、巨大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属、普通变形菌等。 维生素C(L-抗坏血酸):利用山梨醇通过细菌发酵生产维生素C。利用如霉菌、斜卧青霉、产黄青霉等发酵葡萄糖形成D-阿拉伯抗坏血酸。 微生物发酵领域的其他方面应用 制药业: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开城市管理学1-11章节自测.pdf VIP
-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规范(DB33-T 904-2021).docx
- 如何做好患者的跌倒评估和预防?.pptx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完整课件.pptx VIP
- 陕西省全省性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本(陕西省2022版).pdf VIP
- 2024年第五届美丽中国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中小学组).pdf VIP
- 2025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pdf VIP
- 《园林规划设计》 课件 项目1--3 园林规划设计初识 ---园林绿地组成要素设计.pptx
-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文言文二则》.pptx VIP
- 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