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长不良教育心态对子女心理健康的
负面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家庭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长的
心理素质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早期性、 广泛性和长期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个人心理
素质的形成很关键的取决于儿童时期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作用。 父母的心理素质对孩子的认知
发展、情绪表现、意志品质以及兴趣、能力性格等方面,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直接影响。上
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曾对 1326 名中小学生家长及其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试,发现家
长的心理健康与子女的心理健康有很高的相关 ( 子女与母亲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 .5536 ,与
父亲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 。4433) 。家长自身有心理问题的, 其子女有心理行为问题的达 60 %,
即有一半以上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有密切关系, 特别是母亲, 对孩
子的心理健康影响更为直接。 有调查表明, 母亲性情平和, 做事民主的, 子女的性格多表现
为热情、直率、有活力、易合作;母亲过分严厉的,子女的性格则较多地表现为反抗、胆怯
或粗暴;母亲情绪不稳、反复无常,子女性格则多表现为放肆、无耐心、神经质和责任心缺
乏。
所谓不良教育心态就是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恰当心理的总称。 家长的
教育行为是在其心理的支配下有意识进行的, 不良教育心态必然产生不当的教育行为, 进而
对子女的心理素质带来负面影响
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不良心态主要表现为如下心理:
一、 过度焦虑心理
(一 )过度焦虑心理对子女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所谓过度焦虑就是对子女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可能造成伤害的细节都表现出不必要的
担心, 对发生在子女身上的各种事件的消极后果有主观夸大的倾向。 比如, 孩子与小朋友玩
耍是否会受欺负 ?在幼儿园吃得好不好,营养够不够 ?会不会冷着、热着 ?在学校会不会与同
学打架、被老师批评 ?路上被车撞了怎么办 ?孩子的学习如何,将来能上重点中学吗 ?能上重
点大学吗 ?这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 照此下去, 中考怎么办, 高考怎么办 ?考不上大学没有工
作怎么办 ?,, 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孩子百般呵护,送孩子到幼儿园迟迟不愿离开;孩子放学
晚回家几分钟就坐立不安、 浮想连翩; 孩子考试自己比孩子还要担心、 害怕: 生一点小病就
大惊小怪, 等等。 这种过度的焦虑不仅直接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对子女的心理
健康也有十分明显的危害。
l、家长的过度焦虑必然表现为教育行为上的过度保护、过分干涉和包办,因而限制孩
子的正常、必要的活动与交往,使孩子失去应有的学习、锻炼和发展机会,形成社会、生活
技能低下、缺乏想象力和开拓创新精神、依赖性强等个性品质。
2、过度焦虑导致的对子女的高度关注,也会造成子女的自我重要感过强,以自虐自残
的方式要挟父母满足自己的不合理要求,致使独生子女易染的“娇、骄”二气、情心匮乏和
自私自利等不良心理品质得到充分强化。
3、家长的焦虑情绪,夸大事情不良后果的思维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当行为模式自然
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使其在长期的感染下习得高焦虑的心理特征和瞻前顾后、谨小慎微、
封闭退缩、神经质等不良心理品质。
(二 )过度焦虑心理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l、独生子女。一个家庭只要一个孩子,寄托着几代人的希望。万一在孩子生长发育或
生活中出现差错, 就再也没有弥补的机会。 所以总认为在孩子的问题上, 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