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气泡非常大时,表面张力和粘性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气泡上升速度由戴维斯和泰勒公式得出: Rc为气泡凸出区域的曲率半径。 用气泡中气体的体积Vb来表示 定义一个当量直径d,d是当气泡为球形时的直径。 3. 单个气泡上升速度的经验公式 4. 5 流体中气泡与颗粒的碰撞 4. 5 .1 粘附过程 图4-13 浮选矿浆中矿粒与气跑碰撞和粘附的基本形式 颗粒向气泡的碰撞与粘附过程,可分为a、b、c、d四个阶段。a为颗粒与气泡的互相接近,b为颗粒与气泡的水化层的接触,c为水化膜的变薄或破裂,最后阶段d是颗粒与气泡接触。 4. 5 流体中气泡与颗粒的碰撞 图4-15 水化膜的厚度与自由能的变化 1-强水化性表面; 2-中等水化性表面; 3-弱水化性表面 4. 5 流体中气泡与颗粒的碰撞 (1)矿物表面水化性强,即亲水性表面,则随着气泡向矿粒逼近,水化膜表面自由能增加。 (2)中等水化性表面,如曲线2所示,这是浮选中常遇到的情况。 (3)疏水性表面的水化膜比较脆弱,有一部分自发破裂,此时自由能减低。 4. 5 流体中气泡与颗粒的碰撞 4. 5. 2 碰撞速率 苏则尔兰德在忽略重力和惯性作用的粘滞流中,导出球形颗粒及气泡的碰撞速率φS的计算公式: N为单位体积中的颗粒数,r为颗粒半径,R为气泡半径,U为气泡对颗粒的相对速度。 弗林特(1971年)等通过试验认为,小于20微米的颗粒,可以忽略惯性,不能忽略重力。假定流体属于斯托克斯流动,导出新的碰撞速率式为 式中μ为流体粘度,g为重力加速度, δ为颗粒密度,ρ为流体密度。 4. 5. 2 碰撞速率 雷依(1973年)进一步导出颗粒大小介于3~20微米,气泡大小约为0.1毫米条件下的碰撞速率: K2是与颗粒密度有关的系数,介于1~4。雷依又认为小于0.2微米的微粒,不应采用上述碰撞速率模型, 而应采用扩散模型,并导出扩散碰撞速率公式: 式中 K3=1.17×10-11(厘米·克·秒制) 4. 5. 2 碰撞速率 4. 5. 3 粘附概率 1.物理机理 物理机理包括感应时间、动接触角、动量等因素。 ① 感应时间是指矿粒突破气泡的水层而相互接触这段时间。克拉辛认为,颗粒愈大,所需感应时间愈长,感应时间过长则较难浮。 ② 动接触角是指在惯性冲击作用下,气泡弹性变形,矿粒回跳并粘附所形成的角度。 ③ 动量机理是克拉辛首倡,他认为粗粒动量大,容易突破水化膜而粘附,细粒动量小不易突破水化膜,故粘附概率也小。 2.化学机理 ① 吸附速率:指药剂向矿粒吸附的速率, 药剂从溶液中扩散到表面,并且和表面发生反应,如果表面反应是决定速率的过程,则粒度没有影响,由此推论,粗细粒一样易浮。 ② 矿粒表面寿命: 高登认为,粗粒在破碎磨细过程中有“自护作用”,暴露寿命较短;而细粒表面暴露时间较长,因而细粒表面被污染罩盖氧化等的机会较多。但有人认为在磨矿分级循环中,粗细粒表面寿命不会有很大差别。 4. 5. 3 粘附概率 ③ 表面能: 粗细粒总表面能大小不一样。细粒表面能大,水化度增加。对药剂失去选择吸附作用磨细过程中,应力集中,裂缝、位错、棱角等高能地区增多,对药剂的吸附量增加。 ④ 溶解度: 粒度愈小,溶解度愈大。 ⑤ 吸附罩盖度: 在同一表面罩盖度条件下,粗粒(60微米~40微米,40微米~20微米)比微粒(10微米~0微米)的回收率高得多。但安妥内(1975年)试验铜离子对闪锌矿的活化时,认为同一表面罩盖度条件下,粒度对回收率影响不显著,这方面还需继续研究。 4. 5. 3 粘附概率 4. 5. 4 脱附概率 脱落速率是指碰撞粘附的矿粒又脱落的概率。迈克推导的式子,认为脱落速率与粒度的7/3 次方成正比。后来伍德波恩提出脱落概率(1-θ)与粒度d的关系式: 式中dmax是指在突然加速冲击下,仍能保持不脱落的最粗粒直径,估计约为400微米。可推算出1微米直径的矿粒脱落概率约等于10-4,可见1微米矿粒的脱落概率是极低的。 参考书籍 (1) 文全主编. 流体力学基础. 第一册.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6. (2)孙玉波主编. 重力选矿.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2.(3)姚书典编. 重选原理.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2. (4) (美)怀特著. 魏中磊等译. 粘性流体动力学.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2. (5)张远君. 王慧玉. 张振鹏编译. 两相流体动力学. 北京: 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 1987. (6)胡为柏,浮选,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6.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