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7.8.2 CCD的主要特性参数 5.灵敏度 是指CCD图像传感器在一定光谱范围内,单位曝光量的信号输出电压(电流)大小。一般用单位辐射照度产生的光电流来表达CCD传感器的灵敏度。 6.光谱响应 光谱响应曲线又称为光谱灵敏度曲线,它是描述CCD图像传感器对不同波长光线的响应程度。 7.输出饱和特性 当饱和曝光量以上的强光像照射到图像传感器上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将出现饱和,这种现象称为输出饱和特性。产生输出饱和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光敏二极管或MOS电容器仅能产生与积蓄一定极限的光生信号电荷所致,因此CCD处于过饱和状态以上的输出电压信号往往是不可信的。 * 7.8.3 CCD图像传感器的应用 1.小尺寸物体的CCD测量 * 2.文字识别 * 7.6.1 光电池原理与结构 1.光电池原理 * 2.光电池结构 光电池实质是一个大面积的PN结,其结构如图7-37a所示,上电极为栅状受光电极,栅状电极下涂有抗反射膜,用以增加透光,减小反射,下电极是一层衬底铝。当光照射PN结的一个面时,由此产生的电子空穴对迅速扩散,在结电场作用下建立一个与光照强度有关的电动势,一般可产生0.2V~0.6V电压,约50mA左右大小电流。 * 3.光电池电路符号与外观 * 7.6.2 光电池特性及参数 1.光谱特性 图7-40可见,硒光电池在可见光谱范围内有较高的灵敏度,峰值波长在540nm附近,在人眼的视觉范围内,因此适宜测量可见光。硅光电池应用的光谱范围是400nm—1100nm,峰值波长在850nm附近,其光谱应用范围比硒光电池的更宽。 * 2.光照特性 * * 3.频率特性 光电池的频率特性是指其输出电流随调制光频率变化的关系。由于光电池PN结面积较大,极间电容大,故频率特性较差。 从光电池的频率响应曲线(图7-43)可知,硅光电池频率响应较好而硒光电池较差。 * 4.温度特性 光电池的温度特性是指其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随温度变化的关系。由图7-44可见,开路电压与短路电流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它将关系到应用光电池的仪器设备的温度漂移,影响到测量或控制精度等主要指标。 * 7.6.3部分常用光电池的型号参数 * 7.6.4 光电池的应用 1.太阳能电池电源 * 2.光电池在光电检测和自动控制方面的应用 (1)光探测器 * (2)光电池作为控制元件的应用 * * 光纤——光导纤维,是由石英、玻璃、塑料等光折射率高的介质材料制成的极细的纤维,是一种理想的光传输线路。 光纤传感器(Fiber Optic Sensor,FOS)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类较新的光敏器件,它是利用被测量对光纤内传输的光波进行调制,使光波的一些参数,如强度、频率、波长、相位、偏振态等特性产生变化来工作。可以测量位移、加速度、压力、温度、磁、声、电等物理量。 7.7 光纤传感器 * 7.7.1 光纤传感器基本理论 1.光纤的结构 光纤通常由纤芯、包层及护套组成。纤芯是由玻璃、石英或塑料等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直径约为5~150μm。包层的材料也是玻璃或塑料等,但纤芯的折射率n1稍大于包层的折射率n2。外套起保护光纤的作用。较长的光纤又称为光缆。 2.光纤波导的原理 * 2.光纤波导的原理 光的全反射现象是 研究光纤传光原理的 基础。根据几何光学 原理,当光线以较小 的入射角θ1由光密介 质1射向光疏介质2(即n1>n2)时(见图9.2),则一部分入射光将以折射角θ2折射入介质2,其余部分仍以θ1反射回介质1。 图7-49 光在两介质界面上的折射和反射 * 依据光折射和反射的斯涅尔(Snell)定律,有 ?? ????????????????????? (7-6 ) 当θ1角逐渐增大,直至θ1=θc时,透射入介质2的折射光也逐渐折向界面,直至沿界面传播(θ2=90°)。对应于θ2=90°时的入射角θ1称为临界角θc;由式(7-7)则有 ????????????????????????? (7-7 ) ? 由图(7-48)和图(7-49)可见,当θ1>θc时,光线将不再折射入介质2,而在介质(纤芯)内产生连续向前的全反射,直至由终端面射出。这就是光纤传光的工作基础。 * 同理,由图7-49和Snell定律可导出光线由折射率为n0的外界介质(空气n0=1)射入纤芯时实现全反射的临界角(始端最大入射角)为 ????????????????????????????????? ? (9-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