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催化复习题(定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业催化》复习题 简述合成氨催化技术在催化科学与技术中的重要作用。P3 简要叙述上世纪催化技术的几个重要贡献。 催化技术在上世纪的另一重大成就,是三大合成(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催化剂的发现。 催化作用的定义及特征。 催化剂定义: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能够加速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该反应的标准Gibbs自由焓变化。这种作用称为催化作用。涉及催化剂的反应称为催化反应。催化作用特征: eq \o\ac(○,1)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而不能加速热力学上无法进行的反应; eq \o\ac(○,2)催化剂只能加速反应趋于平衡,而不能改变平衡的位置(平衡常数) eq \o\ac(○,3)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eq \o\ac(○,4)催化剂的寿命 催化剂载体的功能 是催化活性组分的分散剂、黏合物和支撑体,是负载活性组分的骨架。 ①提供有效的表面和适宜的孔结构 ②增强催化剂的机械强度 ③改善催化剂的传导性 ④减少活性组分的含量 ⑤载体提供附加的活性中心 ⑥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溢流现象和强相互作用 工业催化剂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eq \o\ac(○,1)活性和选择性 eq \o\ac(○,2)稳定性和寿命指标 eq \o\ac(○,3)稳定性和寿命指标 催化剂助剂的种类及作用。 助催化剂是催化剂中具有提高催化剂活性、选择性、改善催化剂耐热性、抗毒性、机械强度和寿命等性能的组分。 助催化剂本身并无催化活性,但只要在催化剂中添加少量的助催化剂,即可显著改进催化剂的性能。 ①结构助催化剂 ②电子助催化剂 ③晶格缺陷助催化剂 ④选择性助催化剂 ⑤扩散助催化剂 用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的银催化剂为例,说明吸附与催化过程。 简述多相催化反应过程 ①反应物分子从流体主体通过滞流层向催化剂外表面扩散(外扩散); ②反应物分子从催化剂外表面向孔内扩散(内扩散); ③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内表面上吸附; ④吸附态的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相互作用或与气相分子作用的化学反应; ⑤反应产物从催化剂内表面脱附; ⑥脱附的反应产物自内孔向催化剂外表面扩散(内扩散), ⑦产物分子从催化剂外表面经滞流层向流体主体扩散(外扩散) 上述步骤中, ① ②⑥和⑦为传质过程. ③ ④和⑤为表面化学过程,或称化学动力学过程.表面化学过程与催化剂表面结构有关。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特点 ? ?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推动力 范德华力 化学键力 吸附温度 低于吸附质沸点 取决于活化能E,通常较低 热效应 接近凝聚热 (8-20 kJ mol-1) 接近化学反应热,绝大多数为放热(40-800 kJ mol-1) 吸附层 单层或多层 单层 选择性 无 速度 快,受扩散控制 低温慢,高温快 活化能 0 少数为0,称为非活化吸附 多数较小,~50 kJ mol-1 推导竞争吸附的Langmuir等温式: ; 试分析下列谱图,指出硅酸铝上的酸碱中心情况 图 氨在硅酸铝上的红外光谱图 a-脱水催化剂; b c-再吸附水的催化剂 用NH3在硅酸铝上吸附后,考察其吸附物种的红外光谱(图3—36),发现表面上存在吸附在不同酸中心上的谱线,对应着NH3用孤对电子络合在其上的1640cm吸收为L酸所致,而1450 cm—1处的吸收则对应着NH3在B酸中心上吸附形成NH 4+的吸附态。 试分析下列谱图,指出硅酸铝上的酸碱中心情况 类似地用吡啶在表面上吸附,与L酸络合的吡啶的红外光谱吸收场强处于1447—1460cm-1,而与B酸形成吡啶铵离子的吸收最强处于1485—1500 cm-1 简述固体酸、碱的催化作用 固体酸碱是具有酸中心及碱中心的固体物质,他们与均相酸催化中心和碱催化中心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固体酸催化中,还可能有碱中心参与协同催化作用。 固体酸是在表面上存在B酸中心及Lewis酸中心的固体材料。 在固体酸催化的反应过程中,固体酸表面的酸中心向反应物分子反应基团中提供质子或从反应物分子的反应基团中获得电子对或汲取负离子,使反应物分子成为吸附的正离子或电正性的物种而活化,继而转化成产物,这样构成了固体酸催化剂存在下的催化循环。 分子筛催化剂酸位的形成与其本征催化性能 分子筛催化剂的择形催化特性 16、用价键理论解释乙烯在各种金属上的加氢活性 -1-5lgk -1 -5 lgk 40 45 50 d百分数 乙烯在各种金属上的加氢活性与d百分数

文档评论(0)

2001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