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古建营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下碱(下肩) * 檐柱 * 斗口为清代官式 * 底 * * X∕10 * 老戗与嫩戗成122~130度角。 * 四川翼角仰视 * 檐柱 * 10 * * ⑶ 踩: 翘、昂的长短,以支出的远近而定;在下层的支出最少,近;越往上支出的越远;每支出一层,在里面和外面各加一排栱,叫【一踩】。 * * * * * 八、屋架——1.举架和举折 《周礼考工记》“葺屋三分,瓦屋四分” H/L=1/3,H/L=1/4 a.清式举架(p280) 殿式:脊步不超过九举,檐步一般五举,飞檐一般三五举,每步架22斗,出檐21斗口,柱高70斗口 大式:柱高8/10面阔,每步架4D(柱径),出檐3/10柱高,柱础3/10D。 小式:柱高7.5/10面阔,每步架4D,出檐3/10柱高,柱础高3/10D。 b.宋式举折 * 清式举架与宋式举折的区别 1)举架先确步架距离;举折应先确步架距离和整个举架高度; 2)举架先从檐檩开始,自下而上;举折从脊檩开始,自上而下; 3)举架每个步架高跨比为整数(或整数+0.5),整个高跨比一般不会为整数;举折每个步架高跨比不为整数,整个高跨比为整数; 4)举架折线一次完成;举折不能一次完成。 * 2.歇山收山法: p280 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作法。 庑殿推山法: 假使两山的坡度与前后屋面的坡度完全相同,则垂脊的平面投影及45度角线上之立面投影都是直线。为避免这种呆板,将正脊两端加长,使两山的坡度较峻于前后屋面坡度,于是无论从任何方向看去垂脊都是曲线了。 其作法是: 檐步方角不推,下金桁推出1/10步架;上金步将下一步已推出之由戗中线延长,与上金桁中线相交,由此交点再推出1/10步架;脊步推法与上金步同。 * 挑檐桁 正心桁 老檐桁 下金桁 上金桁 脊桁 X=22斗口 X=22斗口 X=22斗口 X=22斗口 X∕10 X∕10 X∕10 檐步方角不推,下金桁推出1/10步架 * 3.檐角起翘:南北方的作法不同; a.北方以官式建筑为主,檐角起翘不大,平稳庄重;由大体重合的老角梁与仔角梁及角科斗栱挑出,附以枕头木以使角椽随之翘起; * 翼角檐椽的布置 * 翼 角 檐 椽 的 布 置 * 北方的翼角 * b.南方建筑檐角起翘大,轻盈灵巧,形如飞翅:有两种作法:  1)水戗发戗:屋面檐口平直,檐角不起翘,只将戗脊的下端做成向上的曲线翘头,形似而构造简化 P287 * 水戗发戗的效果 * 2)嫩戗发戗: 仔角梁(嫩戗)以120──130度的交角座于老角梁(老戗)上,两梁之间用菱角木、箴木、扁担木联结,起翘很大。 * 老戗与嫩戗成122~130度角 * 嫩戗发戗的效果 * * 四 川 翼 角 仰 视 虾须 虾须 * 四川的 翼 角 * 九、台基、踏道、栏杆  ⒈ 普通台基:有角柱石,阶条石,台明(台基高)2/10~ 3/20柱高; 明间设踏跺、垂带。 * 踏跺 垂带 砚窝石 象眼 平头土衬 如意踏跺 角柱石 陡板 阶条石 阶条石 檐柱 檐柱 柱顶石 柱顶石 土衬 * * ⒉须弥座: 一种侧面上下凸出,中间凹入的台基,由佛座演变而来; 最早见于北魏石窟,造型简单; 隋唐使用渐多,成为宫殿、寺观等高级建筑专用的基座,造型逐渐复杂华丽; * 圭脚 束腰 枭 枭 上 下 枋 枋 上 下 地栿 X=51份 8 6 6 8 9 10 1 1 1 1 皮条线 上下逐层外凸部分称叠涩,中间凹入部分称束腰,其间隔以莲瓣。 * 3.踏道: a.阶级形踏步:踏跺的高宽比1:2,1:1 b.坡道: 礓擦:砖石露棱侧砌的斜坡道; 辇道:倾度平缓,用以行车。 孔庙大成殿 * 望柱 柱头 寻杖 云瓶 栏板 地栿 4.栏杆: * * 扇面墙 * 扇面墙 * 柱高 * 穿插枋 檐檩 老檐檩 上金檩 脊檩 随梁枋 抬头梁 五架梁 三架梁 脊瓜柱 抬梁式 * b.穿斗式 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 穿斗式有时与抬梁式混合使用(抬梁式用于中跨,穿斗式用于山面) 南方使用较多; 优:用材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 缺: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够开阔。 * 柱 穿枋 穿斗式 * c.井干式 将圆木或半圆木两端开凹槽,组成矩形木框,层层相叠作为墙壁,实际是木承重结构墙。 耗材量大,建筑面阔和进深受木材长度限制。外观较厚重。 一般仅见于产木丰盛的林区。 * 《营造法式》中的两种构架型式 以大木作(竖向四排柱)为例, 分为三个结构层: 等高的柱子构成的柱网层、

文档评论(0)

beautyev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