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鉴赏诗歌的语言诗眼.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牙还牙 陈章 清末,有一对同窗好友。河北人姓薛,江南人姓娄。后者先发迹,薛南下向他求职。娄说:“我出一上联,你对后再说吧。”娄的出句是:“江南日暖难存雪”。雪、薛谐音,姓薛的洞明其意,悻悻北返,另谋生计。不久,姓薛的得志,姓娄的潦倒,娄北上向薛求助。薛说:“你以前出的上联我对出来了,‘塞北风高不住楼’。”楼、娄谐音,姓薛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姓娄的只好掩面而去。  答:诗眼是“咽”和“冷”(2分,指出诗眼——步骤一)。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阴暗,似乎显得阴冷(2分,就词语和句子本身分析——步骤二)。 “咽”和“冷”两字绘声绘色(步骤三)精练传神地写出了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2分,就意境情感分析——步骤四)。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有人说诗里的“凉”字是诗的诗眼,试作赏析。 [参考答案] (1)“凉”字写出了江风夹杂着雨水吹入船中给人的感觉(或写出了秋风秋雨给人的真实感觉);(2)同时也是全诗中凄凉氛围、情感的反映,该字将情景融合在一起。所以“凉”字是诗的诗眼。 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读诗句的内涵。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解读其内涵,结合诗句的语境概括诗句的内容。 第二步,抓住突出的一点(写法或内容)简析。 第三步,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第四步,按题目的要求整合答案,然后细心检查答案。 答题模板 表达技巧+内容+作用(结构和主旨)。 [特别提醒] 解读关键诗句,包括诗句的含意、色彩、情味、效果等方面,要结合诗句中的词语,尤其是注意诗句中精当的动词、形容词以及叠词、修饰语的运用,另外还要注意诗句的语法现象以及修辞方法等。 5.(2014·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小 园 [清]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考点综合练 (1)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窥”字运用拟人手法,反客为主,不说小园里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光,却说“山光窥短墙”,好像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想一睹其真容,生动地突出了小园景物的美丽动人,富有魅力。 (2)幽竹、寒花(菊花)寓含高风亮节之意,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的象征。幽竹亭亭静立,秋菊凌霜傲放,如霜新月辉映,烘托出一个品行高洁具有高风亮节的诗人形象。  ——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眼” 【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 内涵的字或词。 【提问方式】 A、本首诗歌的诗眼是某一字,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B、你认为这首诗某一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诗眼” ①最生动,最具活力; ②最能营造意境; ③最易统摄全篇; ④最能表现作者感情和主旨。 【提问】古人有“一诗之眼”的说法。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水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 毒龙:指世俗欲念。 提问方式:哪一个字是诗眼,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要点: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一、以寻找作品中的诗眼的方式考查 【提问】古人有“一诗之眼”的说法。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以颔联为例,说说是如何体现诗眼的?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诗眼是“孤”,即孤独之意。 参考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 ,遗失在万里云天中,有谁会心生怜意啊”。 “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 (步骤三) (步骤二) (步骤一) 颔

文档评论(0)

99888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