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对大鼠下丘脑薄片视交叉上核神经元放电昼夜节律性的调制.docVIP

褪黑素对大鼠下丘脑薄片视交叉上核神经元放电昼夜节律性的调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褪黑素对大鼠下丘脑薄片视交叉上核神经元放电昼夜节律性的调制 ???? 褪黑素对大鼠下丘脑薄片视交叉上核神经元放电昼夜节律性的调制 ???? 生理学报 2000年第3期第52卷 ???? 苏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 苏州 215007 周先举;蒋星红;俞光第;印其章 ???? 关键词:视交叉上核;松果腺切除;褪黑素;下丘脑薄片;昼夜节律;luzindole;哌唑嗪 ????   摘要:先用持续光照和松果腺切除预处理大鼠, 然后制成下丘脑薄片, 记录其视交叉上核(SCN)神经元的自发放电,观察其昼夜变化和褪黑素(MEL)对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1)在正常光照(光照∶黑暗=12∶12)条件下, SCN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呈现昼高夜低的节律性。在昼夜时间(CT)6~8出现放电高峰,频率约为8.3 Hz; 在CT18~20出现低谷, 频率约为3.8 Hz。松果腺切除后, SCN神经元自发放电的昼夜节律性基本保持, 但在持续光照条件下,昼夜节律基本消失。(2) SCN神经元对MEL反应以抑制为主。在正常光照条件下, 在白昼SCN神经元对MEL反应性较高, 最大抑制率在CT8~10,约为42%; 在黑夜较低, 最大抑制率在CT22~24, 约为26%。在持续光照和松果腺切除条件下, SCN神经元都失去对MEL反应的昼夜节律性,且反应性增高。(3) mL-1受体拮抗剂luzindole能阻断由MEL引起的SCN神经元自发放电抑制, 而ML-2受体拮抗剂哌唑嗪却不能阻断。实验结果提示,松果腺作为大鼠昼夜节律组构的一个调整器, 通过MEL作用于SCN中的高亲和性ML-1受体, 在反应的两个时间窗口(CT8~10和CT22~24)调节SCN的昼夜节律活动。  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是哺乳动物昼夜节律组构中的最重要的起博器[1],控制着机体的生理和行为节律。在体或离体实验均已证实, SCN神经元放电活动呈现周期约为24 h的昼夜节律性[2]。光照信号和某些化学物质[3](如5-羟色胺、褪黑素)可导引SCN的节律性活动。松果腺分泌褪黑素(melatonin, mEL)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 白昼血中浓度极低, 黑夜显著升高。MEL这种节律性的分泌受到环境光照信号的调节, 即光照信号经过包括SCN在内的一个多突触通路,调控MEL的合成和分泌。研究资料还表明, MEL经血运途径反馈作用于SCN, 从而调节机体的昼夜节律活动[4]。以往的研究显示,持续光照可使血浆中MEL水平昼低夜高的节律丧失[5], 改变SCN对MEL的反应性[6]。然而, 仍不清楚的是, 这种反应性的改变是SCN神经元的内在特征,还是受血浆MEL水平影响的结果。 ????   我们在大鼠离体下丘脑薄片上, 观察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松果腺切除(pinealectomy, PINX)后SCN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和对MEL的反应,并探讨MEL作用的受体机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动物的处理  实验采用雄性Wistar成年大鼠, 月龄2.0~2.5, 由苏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根据人工光照制,通常以昼夜时间(circadian time, CT)来表示昼夜的划分。开始光照的时间06∶00被设为CT0,一个光照周期结束时间设为CT24。实验动物被分成4组。(1)正常光照(light-dark cycle, LD)组:06∶00~18∶00即CT0~12为光照期(白昼), 18∶00~06∶00即CT12~24为黑暗期(黑夜)。(2) 持续光照(constant light, lL)组: 48 h连续光照。(3)松果腺切除组: 根据Hoffman 和Reiter[7]的PINX方法, 将动物麻醉后置于立体定位仪上, 切开头皮,在松果腺上方钻开颅骨, 在立体显微镜下用尖镊子通过窦汇快速切除松果腺。用肉眼检查摘出的松果腺是否完整, 并在处死大鼠时再检查摘除区,以保证摘除手术的可靠性。术后置于LD条件下, 饲养1周后用于实验。(4)假手术(sham)组: 是PINX的对照组, 除不刺破硬脑膜, 也不取出松果腺外,其余手术步骤和光照条件与PINX组相同。本实验中所有人工光照强度均为200 lx, 自由摄食饮水, 室温为20~25℃, 实验前动物至少习服2周。 ????   1.2 下丘脑薄片的制备  每组大鼠经不同光照处理后, 在光照周期的不同时间用水合氯醛(400 mg/kg, ip, 上海白鹤化工厂)麻醉, 断头,迅速取出全脑, 置于预先用95% O2和5% CO2充分饱和的低温(0~4℃)人工脑脊液(ACSF)中, 将其修成约5 mm×5 mm×5 mm含双侧SCN的下丘脑脑块。将脑块腹侧朝前

文档评论(0)

33888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