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周易_卦及卦爻辞的诠释方法_大象_对_周易_解读的启示.docVIP

_周易_卦及卦爻辞的诠释方法_大象_对_周易_解读的启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3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M a r.,2010第39卷第2期J o u r n a l o f S h a a n x i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V o l.39N o.2□哲学研究 《周易》卦及卦爻辞的诠释方法 ———《大象》对《周易》解读的启示 金春峰 (人民出版社哲学编辑室,北京100706 摘 要:《周易》是中国文化和哲学的源头,要了解中国文化和哲学的特征,必须研究《周易》。历代学者都为《周易》作注释、解读,“五四”后特别是近年注译和硏究著作形成热潮。除算卦和应用、演绎之类以外,这些著作都属注译类,力求还原《周易》原貌,讲出其真思想、真精神。但要进一步推进《周易》的研究,需要对注译类的范型做一剖析、检讨,评论其得失,并提出新的研究和注译方法。《周易》许多卦是有主旨或中心的,必须把握卦的主旨和义理,才能对卦、爻辞有恰当的了解;而在揭示卦的主旨和精神方面,《大象》是最值得重视的。研究和注释《周易》,应以《大象》为启示,将卦、爻辞的义理意象注解出来,既扬弃王弼的方法,也扬弃高亨的方法。 关键词:《大象》;《彖》;诠释方法;王弼;高亨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002-0042-11 收稿日期:2009-10-10 作者简介:金春峰,男,湖南邵东人,人民出版社哲学编辑室编审。   《周易》是中国文化和哲学的源头,要了解中国文化和哲学的特征,必须研究《周易》。《周易》从前是“五经”之首,“人更三圣,世历三古”[1]《艺文志》,是最神圣的一本经书,历代经学家、学者都为之注释、解读。积累下来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最早的有《象传》、《彖传》、《文言》、《系辞》、《说卦》、《序卦》等,称为“十翼”,因被认为是孔子作的,也成了《周易》“经”的一部分。真正算作注译的,最早就是子夏《易传》了,但真伪不辨。可见的最早注译是汉《易》和王弼《易注》。一代一代,前后相继,从来没有中断。 近年《周易》的注译著作形成热潮,名目繁多。除算卦和应用、演绎之类以外,都力求还原《周易》原貌,讲出其真思想、真精神。但方法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如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金景芳《周易讲座》,陈鼓应、赵建伟《周易译注》等,其最早的范型是王弼《周易注》。程颐《周易程氏注》、朱熹《周易本义》都属于这一范型。一类如高亨《周易古经今注》,周振甫《周易译注》,廖名春《周易十五 讲》赵又春《我读周易》等。前一类型是大多数。另有尚秉和那样的象数易学,已绝无仅有。要进一步 推进《周易》的研究,需要对王弼、高亨这两种范型 作一剖析,检讨、评论其得失,并提出新的研究和 注译方法。本文之作,即是想完成这样的任务。1  王弼《周易注》的基本方法见于其《周易略例》,以“言以明象,象以出意,得意 而忘象”的理性主义,横扫汉《易》的天人感应和象 数之学,为《周易》研究开辟了一新局面。具体到卦爻辞的注释,王弼提出了两条具体方法:一是“以爻为人,以位为时”[2]216;一是“夫位以德兴,德以位叙”[2]212。以爻之阴阳刚柔,分别代表君臣、君子小人、男女等;爻位———初、二、三等则代表所处时位、处境。一卦的六个爻位和阴阳刚柔结合,交织以乘、承、敌、应等关系网络,模拟了社会、人事、政治的种种可能状况,所谓“象其物宜”,由此而产生吉凶祸福。但在吉凶祸福的转化中,人及其德行、行 42 为成为决定因素,从而扫除了汉《易》中天降吉凶祸福的灾异谴告迷信。如,乾卦九四:“或跃在渊,无咎。”王弼注说:“去下体之极,居上体之下(位,乾道革之时也。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履重刚之险,而无定位所处,斯诚进退无常之时也。近乎尊位,欲进其道,迫乎在下,非跃所及;欲静,其居非所安;持疑犹豫,未敢决志。用心存公,进不在私,疑以为虑,不谬于果,故`无咎也。”[2]212就是说,这爻辞所昭示的,是人臣处于此种时位状况下应有的出处进退之义,“用心存公,进不在私”[2]212,如此才能“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王弼注说:“龙德在天,则大人之路亨也。夫位以德兴,德以位叙。以至德而处盛位,万物之睹,不亦宜乎!”[2]212这里,“以至德而处盛位”,享有万民爱戴,才造成大吉之结果。离卦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王弼解释说:“处于明道始变之际(由下体变上体,昏而始晓,没而始出(九四为阳爻,代表明,故曰`突如其来如。其明始进,其炎始盛,故曰`焚如。逼近至尊(指六五、君位,履非其位(指六五以阴居君位,欲进其盛,以炎其上,命必不终,故曰`死如。违离之义,无应无承,众所不容,故曰`

文档评论(0)

339910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