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上《磁现象》说课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方法1: 根据磁体的吸铁性来判断。如条形铁块能吸引铁粉,就说明它磁性,是磁体。 方法2: 根据磁体的指向性来判断。把条形铁块用细线系住中间,悬吊起来。如果它具有磁性,它会在南北方向停下来。如果该铁块不具有磁性,就会在任意方向停下来。 方法3:根据磁极间相互作用来判断。另取一根条形磁铁,用其两端分别靠近条形铁块的某一端,如果两次都能吸引,说明它无磁性;如果一次吸引,一次排斥,说明它有磁性。 有二根形状相同的钢棒甲、乙,一根有磁性,另一根没有磁性。如果没有任何其它用具,怎样才能知道哪一根有磁性,哪一根没有磁性? 乙 甲 拿甲钢棒的一端去靠近乙钢棒的中间,如果甲有磁性,则甲一定能吸引乙,如果甲无磁性,乙有磁性,则甲一定不能吸引乙。 用细线悬挂一钢针,用一钢棒靠近钢针发现钢棒吸引钢针则: (?? ? ) A.只有钢针是磁体。 B.只有钢棒是磁体; C.钢针和钢棒都是磁体,只是钢 针一端和钢棒一端是异名磁极; D.以上三种都可能。 使用磁铁小常识  1.磁铁很脆,使用时要小心,若掉在地上很容易被摔断。 2.磁铁使用后,如果是条形磁体,一定要成对放置,并使A磁体的N极与B磁体的S极靠紧,若是蹄形磁体,要在开口处加上一块衔铁,以防失磁。 3.磁体存放的位置不要靠近火边;在使用时要尽量减少碰撞,以防磁性过早减弱。 4.若发现针形磁体磁性太弱,可用磁性较强的条形磁体的N极(或S极),从磁针的N极(或S极),向S极(或N极)轻轻摩擦两次,即可使小磁针的磁性大大增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九年级物理《磁现象》 说 课 一.教材分析: 《磁现象》是科教版九年物理上册第三章《电和磁》的第一节。物理概念比较多,内容包括磁性、磁体、磁极、磁场、磁化等还有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做好学生实验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来感知概念或规律,是本节的主要特色。由学生熟悉的事物进入物理知识的探究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本节的关键。 依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能运用指向性 辨别方向; 2、知道磁极,能判断南极和北极;知道磁极间 的相互作用规律; 3、知道磁场的真实存在和磁场方向。 4、了解磁化现象,能将钢针磁化。 5、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问题,提出问 题,分析问题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探究实验、合作交流、展示等环节,体验物理实验过程;学习运用“转化法”“理想模型法”研究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懂得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合作实验和展示交流训练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 1、实验验证磁性、磁极、磁化的概念;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自学课本知其然,实验验证知其所以然,所以以实验为教学重点。主要通过操作实验和交流实验来突破) 2、运用转化法、理想模型法研究磁极与磁场。(转化法、理想模型法,是初中物理常用研究方法,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主要通过演示实验、交流实验、举例分析来突破) 教学难点 实验设计。(学生对“自由转动”、“实验条件的把握”“铁屑展现磁场”都感到较难,通过学生交流实验、教师巡视点拔来突破) 二、学情分析 1、年龄特征: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喜欢动手动脑,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 2、认知基础: 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中对磁现象知识已经有了初步了解,通过近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学习并不陌生。 3、技能基础: 学生通过近一年的物理学习,已经历了多次实验研究过程。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但是把握实验条件、分析总结规律、解说实验过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教学中应注重方法的引导。 三、教法学法 本节课设计的基本思想是“从自然与生活现象引入,通过实验探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n66040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