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叶文忠 东莞农村商业银行道滘支行
案例名称:
浙江江山邮储银行 3000 万存款失踪 职员当掮客
(内控风险类型案例)
一、案例情况简介
“存折上明明显示有 3000 万元,账上的存款却莫名不见
了。”最近一段时间,江西省南昌市黎萍一家人寝食难安,
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存折一直放在
家中,好端端一大笔钱岂会离奇失踪呢?
一年前,她的堂哥经老乡刘某的介绍办理了一笔银行
“高息揽储”业务。其堂哥调集了其公司 3000 万元的现金,
用她的身份证开户将这笔款项全部指定存储到了中国邮政
储蓄银行浙江江山市支行青湖镇储蓄所。双方约定:存满活
期一年,一年内“不准提前支取、不得对外抵押和担保”,
一年后即可取回。然而, 3 个月前,当黎萍和堂哥赶往该银
行网点取款时, 却惊讶地发现存折里根本就没钱, 3000 万元
存款不知去向。
二、暴露的问题或隐患
(一)银行对员工的监管“篱笆”扎得不严,以“吸储
规模论奖赏”的考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更是“误导”了银
行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工作人员业绩压力大,他们为了
完成任务,可能会铤而走险非法揽储。
(二)银行“内鬼”胆大妄为,置法律于不顾,他们利
用银行内部业绩导向的考评机制漏洞,从事非法揽储的犯罪
行为。把责任推给“贪心”储户的借口经不起推敲。这得说
说一种叫“贴息存款”的金融服务,顾名思义,它指的是在
正常利率之外,还要贴上更高的利息来招揽储户。该业务屡
禁不止。银行会搞贴息存款有两个目的,一是到了季末考核
的时候,要冲存款量,补业绩;二是拉存款给急需贷款但是
又不符合条件的企业用。 对于前者来说, 贴息者是银行本身,
对于后者,额外付利息的其实是企业。尽管“贴息存款”已
经被明确喊停,可潜规则还是蔓延。
(三)储户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有关,给了不法分子可乘
之机。在本次案件中,“内鬼”承诺给储户的高额利息。类
似的案件都有高利息忽悠的特征。而储户一般也特别听话,
在存款期限内不查账户,不问信息,不开通短息。期待高利
息,并答应不太合理的要求,这两点成为大量类似事件中银
行等单位指责储户的理由,并据此认为是储户太过贪心。所
谓存款“失踪”原来是“被骗”。
银行自身灰色行为的存在,一方面让许多“内鬼”有了
诈骗的基础和空间。另一方面,也让储户容易上当,因为机
构性的“贴息存款”可是实打实存在的。所以事情败露后,
银行怪储户贪心、没有预见到风险的指责是非常站不住脚
的。
三、防范措施与思考
(一)加强内部控制理念,完善内控环境。对于企业的
经营活动,绝大多数人想的都是如何增加收入,节约开支。
但内部控制作为防范企业风险,减少可能发生巨大亏损的一
套机制往往被人忽略。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案例中 3000
万巨款的无翼而飞无疑是该行内部风险制度的缺失,如果没
有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的勾结,钱无论怎样也出不去,这对
该行内部员工的职业道德沦陷与相关考核风控制度的缺陷
是密不可分的。
(二)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处罚违规行为,确保内控执
行的有效性。约束人员,再严密的制度,不执行都是空话,
所以得来点硬的判例。案例中该储蓄所确实保留了黎萍本人
一年前办理“转汇”的视频,在该视频中可以听到,银行柜
员告知了黎萍“钱已经转出去了”的提示。视频中,还可以
清楚的看到柴晶晶在场,她对柜员说了一句话: “存折不要
打印。”而且当 3000 万元转账给杨超法和林涌的汇款单确实
非全部由黎萍本人填写和签名,有他人替代填写和签字的迹
象。这都反映出该行人员的胆大妄为,其相关制度并不能有
效地约束员工从而保障客户的权益,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