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到无揭秘LED和“三无”产品技术发展趋势.ppt

从有到无揭秘LED和“三无”产品技术发展趋势.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进入数字化时代,在技术面前,一切传统都可能被颠覆。速度惊人的技术创新,不仅可颠覆传统的产业形态,也或触发体制的变革。具有电子属性的LED行业 也不例外,随着用户对于产品简洁化及性价比最大化的不断追求,催生出了“无封装”、“无电源”、“无散热”三种创新技术,业内俗称为“三无”产品。而 “三无”产品就如同一个搅局者,引起了业内外人士关于创新与实用的热烈讨论,它们是趋势还是过眼云烟?亦或是一种理想化的概念、过度宣传的营销噱头? 还是将颠覆传统的创新工艺?阿拉丁新闻中心特梳理了业内对此的各种争论,与行业专家共同探讨真正的“三无”产品……“无封装”:应用之路逐渐明朗近一 两年,关于“无封装”技术的讨论从未停止过,上下游企业也纷纷试水无封装芯片应用项目,无封装芯片应用技术似乎向实质应用阶段又迈进一步。与此同时, 观点加持也使这项技术讨论成为LED照明行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新技术总是在不断取代传统工艺,封装行业也是如此,“无封装”、“免封装”概念一度“ 甚嚣尘上”,引起一阵猜疑和恐慌,市场对“无封装”的未来前景也莫衷一是。LED无封装技术是猛兽还是福音?传统封装企业是否会被取代?未来的市场规 模究竟多大?我们一一解读。市场画饼:封装行业革新“一大步”现阶段来说,所谓的“无封装”或者“免封装”实际上是芯片级封装,从技术工艺方面看,其 采用倒装芯片(Flipchip:一种无引脚结构,一般含有电路单元)直接封焊到封装底部的焊盘,无金线、无支架,简化生产流程,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封装尺寸可以做得更小,而同样的封装尺寸可以提供更大的功率。无封装芯片并不是真正免去封装环节,本质上是区别于以往传统封装形式的全新封装形式 ,使得整个光源尺寸变小,接近芯片级,故称芯片级封装。“所谓的无封装,如果从技术基础上来讲,准确的说,它是先进芯片的技术和封装技术的垂直整合。 ”晶科电子(广州)有限公司总裁肖国伟一言以蔽之。深圳市晟碟绿色集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亨由则以更具体的数据道出“无封装”:“‘无封装’即晶圆 的晶圆体体积与后面封装出来的体积,不能高于1.1倍。”据记者翻阅资料了解到,无封装芯片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符合LED照明应用微 型化趋势。无封装芯片尺寸更小,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光源进行设计,灯具的创新设计将更自由;二、在光通量相等的情况,减少发光面可提高光密 度,使得光效更高;三、无封装芯片无需金线、支架、固晶胶等,如果大范围应用,性价比和成本优势更明显;四、相比原来的COB封装,无封装芯片安全性 和可靠性更高,承受力是原来的数十倍;五、封装芯片无需通过蓝宝石散热,直接采用焊盘横截面导电,使得同等规格的芯片能够承受的电流量更大,且使用的 薄膜荧光粉技术,光色一致性也较好。无封装芯片“来势汹汹”,浪涛席卷传统封装企业,晶元光电营销中心协理林依达则直言:“芯片级封装现在看来还是没 有办法做到免封装,所以不可能革掉传统封装的命,而且从LED产业发展至今,并没有一项封装技术完完全全替代另一项封装技术。”当然,“无封装”技术 的重大突破可以算是LED封装行业革新的“一大步”,国内市场出现的EMC支架封装、FlipChip以及晶圆级封装(CSP)等新兴技术让“无封装 ”从理想到接近现实,“代表了LED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三星LED中国区总经理唐国庆同样看好无封装芯片的前景,他认为无封装芯片的诞生,让 上游芯片企业直接对接下游应用企业,实现了产业链的整合及产业链的缩短,从长远看成本优势会越来越大,社会效益也将日益明显。技术软肋:目前无封装技 术只是“一小步”在科锐中国区市场推广总监林铁看来,芯片级封装一直宣称的“成本优势”并不具有多大的说服力,反而是牺牲了原有成熟工艺的简易性:一 是把封装的工艺提前放到了芯片制成的工艺中,增加了芯片制成的难度,并不利于产品生产的良率,原有的生产设备开始变得不适用,增加新设备的购置成本; 二是企业要摸索新的工艺,对产线工人的技术要求更高,增加培训成本。总的来说,就目前的成品来看,芯片级封装并没有明显的性能优势。“站在应用端的角 度来看,不管是哪一种技术,最主要还是看性价比。”欧司朗亚太区高级总监张科认为,“目前芯片级封装产品或者系统的价格没有明显的优势,甚至比传统封 装技术更贵,但其优点就是尺寸更小,更加密集,在某些高光效高密度的领域上会有出色的表现。”“为什么要做芯片级封装,实质上是1美元或者1元人民币 能买到多少流明。我认为芯片级封装把倒装芯片的工艺往上提升一步,变得更小更便宜。今年的倒装芯片更平民化,更方便使用,与SMD封装更加接近。”德 豪润达LED芯片事业部副总裁莫庆伟显得比较乐观,“芯片级封装可以实现非常大的发光角度,以实验室例子来说,日光灯管用芯片级封装去代替,就可以避 免普通灯光发光角度偏窄而

文档评论(0)

134****92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