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和土力学基础第三章物理地质作用.ppt

工程地质和土力学基础第三章物理地质作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4.斜坡稳定计算方法常采用______。稳定安全系数FS,,小于1表示_____等于1表示______、 大于1表示______。 15.不稳定斜坡的防治措施有_____ 和______、 ______和______。 图3-12 排水沟示意图 设置环形排水沟槽,将地表水排走。 图3-13 排水廊道示意图 疏导地下水,一般采用排水廊道和钻孔排水方法降低地下水位或排走已渗入坡体内的水。 ⑵削坡、减重、反压 将较陡的边坡减缓或将其上部岩体削去一部分(图3-14),并把削减下来的土石堆于滑体前缘的阻滑部位,使之起到降低下滑力,又增加抗滑力,以增加边坡稳定性的目的。 图3-14 削坡处理示意图 ⑶修建支挡建筑物 这种措施,主要是在不稳定边坡岩体下部修建挡土墙或支撑墙,靠挡墙本身的重量支撑滑移体的剩余下滑力(图3-15、图3-16)。 挡墙的主要形式有浆砌石挡墙、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挡墙等。 修建支挡建筑物时需要注意的是,其基础必须砌置在最低滑动面之下,一般插入完整基岩中不少于0.5m ,完整土层中不少于2m 。 此外,还要考虑排水措施。 图3-15 支撑断面示意图 1—支撑;2—不稳定岩体 图3-16挡墙示意图 (a)无排水措施挡墙; (b)具排水措施挡土墙 1—挡墙;2—不稳定体;3—滑动面 ⑷锚固措施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预应力钢筋或钢索锚固不稳定边坡岩体,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滑坡和崩塌的措施。 具体作法,先在不稳定岩体上部布置钻孔,钻孔深度达到滑动面以下坚硬完整岩体中,然后在孔中放入钢筋或钢索,将下端固定,上端拉紧,常和混凝土墩、梁,或配合以挡墙将其固定。 ⑸其他措施 除上述防治措施外,岩质边坡还可以采用水泥护面、抗滑桩、灌浆等,土质边坡可采用电化学加固法、焙烧法、冷冻法等措施,这些方法一般成本高,只有在特殊需要时使用。 第四节 地 震 ▲地壳的快速震动称为地震。地震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是构造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所有的地震都发生于地壳和上地幔部分。 ▲地球上的地震,达数百万次/年。其中绝大部分是无感地震,有感地震约为5万次/年,而能造成严重灾害的大地震为10—20次/年。 ▲发生在大陆上的地震称为陆震,发生于大洋底部的称为海震。如果震级相同,海震要比陆震的破坏性小,因为陆震横波和纵波都能传到地面,而海震只能把纵波传播上来。但是,海震有可能掀动上覆的海水形成巨大的海浪,称为海啸。 ▲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震中; ▲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目前已知最深地震为720km(1934年6月29日发生于印尼苏拉威西岛东 边的6.9级地震)。 ▲从观测点(如地震台)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通常把震中距<100km的地震,叫地方震;100~ 1000km的叫近震;>1000km的叫远震。 ▲地震三要素: 发震时刻、震级、震中 震源 震中 震源深度 h 观测点 震中距 △ ▼ 等震线 二、地震的分类 1. 地震按震源深度可分为三种类型 ◆浅源地震:0 ~ 70 km ;绝大多数地震属于此类,占地震总数的72.5%(其中发生在 < 33 km 的占地震总数的 72% ); ◆中源地震:70 ~ 300 km ;占地震总数的 23.5 % ; ◆深源地震:> 300 km ; 占地震总数的 4 % ; 有记录的最深为 720 km 。 2. 按地震的成因分类 ①构造地震:即由于地壳深处的构造作用(主要是断裂构造)引起的地震,全球约90%的地震属于这种成因 构造地震的特点是活动频繁,延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破坏性强。 ②火山地震: 是由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约7%的地震属于这种成因。 其特点是震源局限于火山活动地带,并有火山喷发的前兆,影响范围较小,深度一般不超过 10 km 。 ③塌陷地震:因岩层崩塌陷落而引起。 主要发生在喀斯特(岩溶)发育的地区或者地形陡峭的山地区;其特点是数量少,震级小,影响范围窄。 ④诱发地震: 由于人类活动而诱发,如水库蓄水,矿山开采,深井注水,抽取地下水,地下核爆炸等等。 地震的震级 按照震级大小,可以把地震划分为: 1、超微震:震级<1的地震,人们不能感觉,只能用仪器测出; 2、微震:震级>1,<3的地震,人们也不能感觉,只有靠仪器测出; 3、弱震:又称小震,震级>3,<5的地震,人们可以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4、强震:又称中震,震级>5,<7的地震,可以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5、大地震:指≥7级的地震,常造成极大的破坏。 ◆地震的烈度 ▲烈度是指地震对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烈度划分各国不同,一般划分为 12 度。 ▲一次地

文档评论(0)

beautye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