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fú)    2.无长无少(zhǎng)
3.官盛则近谀(yú)                  4.郯子之徒(tán)
5.老聃(dān)                       6.其可怪也欤(yú)
7.李氏子蟠(pán)                   8.经传(zhuàn)
9.作师说以贻之(yí)                10.句读(dòu)
11.或不(fǒu)焉
1.其闻道也/亦先乎吾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规律:古汉语中凡含句内语气词“也”的语句其断句应将“也”归入前半部分。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重点:其一,“所以”乃文言中的固定结构,其作用有两种:一为表工具或表凭借,如初中所学篇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兰亭集序》中的“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等,可以译为“用来……”;一为表原因,如《鸿门宴》中“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等。此处的“所以”当作前者解。其二,全句的翻译应体现出判断句的基本格式,虽然此处的“所以”是表工具或表凭借的凝固结构,但全句译为“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则欠妥。最好译成:“老师,就是肩负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职责的人。”这样意译会更通顺。文言翻译应遵循“信、达、雅”的原则,亦要根据语句灵活意译。
难点:课本注解讲,受,通“授”。说法有误。“通”实为“通假”之省略,而“受”从造字法的角度来讲,实为“古今字”,与莫一暮,益一溢等相仿。而何为通假?通假应为“本无其字,权借他字代之也”。建议讲学时一律采用中庸的说法“××同××”即可,这样就可将教材中所有通假与古今字现象“一网打尽”了。
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重点:此处两个“惑”,前者可看作名词用如动词,译为“有了疑惑”,后者是名词“疑惑”。
课本将“其为惑也”译为“他所存在的疑惑”实在令人费解!此处的“其”作指示代词讲,译为“那些”,而“为”并非动词,用古汉语最新的理论来讲,此处的“其”是强意词,不译,这样“其为惑也”就应当译为“那些疑惑”。“为”作强意词讲,《荆轲刺秦王》中有“(燕太子)丹为人好宾客”一例,现代汉语中仍存例,比如“其为人大方”等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重点:此句首先应注意句式特点(判断句),其次要注意“之所”结构,“之所”结构表示“所”后之动作或行为属“之”前主语发出,“之所”结构表示动作的从属关系,起强调作用。切勿将此处的“之”当作“主之谓”结构中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结构助词。高中阶段有大量类似实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有云“君之所知也”,《勾践灭吴》中有“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之实例。
 1.犹且从师而问焉。
    重点:此处的“而”是连词,表目的关系;“焉”则可多解:其一,作代词讲,相当于“之”,比如《捕蛇者说》中亦有“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作代词使用的实例;其二,作语气助词讲,表让步陈述语气,亦通;其三,作兼词讲,相当于“于之”,这样“问焉”就可理解为“向他请教”,亦通。有关“焉”作兼词使用的实例在初、高中教材里有不少实例,比如《捕蛇者说》中“永之人争奔走焉”,《劝学》里有“风雨兴焉”“蛟龙生焉”等,此不赘述。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重点:“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句中的两个“圣”与“愚”用法不相同。后面的“圣”与“愚”都是形容词性的,可以分别解释为“圣明”“愚昧”,而前面的“圣”与“愚”则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只能译作“圣人”“愚人”。“其皆出于此乎”句中的“其”应作语气副词解,表测度语气,可译作“大概”。
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重点:其一,此处两个“其”用法稍有差异:前者既可当第一人称讲,亦可当第三人称讲;而后者则只能作第三人称讲,因为“身”才是用作第一人称表复指。其二,“耻”应为名词的意动用法,释为“以……为耻辱”,有资料上讲是动词的意动用法,错误。因为“耻辱”之“耻”是名词性的,而并非“羞耻”之“耻”。“惑”作形容词“糊涂”讲。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难点:这个句子中有两个“者”,这两个“者”都是作结构助词讲,可解释为“……的人”,整个句子其实是一个表否定的判断句。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重点:此处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两个宾语前置句,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是提宾的标志。“之”不仅可以作提宾的标志,而且可以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如“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政 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同步检测卷.docx
-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1.1我与社会教案设计.doc
- 防暑降温施工设计方案.doc
- 2018年年终-考核实施方案.doc
-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林海.ppt
- 新兴运动项目攀岩 .ppt
- 一轮复习课件 DNA、基因的结构和复制.ppt
- 上海牛津版(五四学制)六年级科学上册:1.1.3 发现和发明 学案.docx
- 2020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和法治下册课件:热点专题二 依法行使权利.ppt
- 最新-事业单位会计.ppt
-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人教新课标必修一Book1U1(6)限时练.doc
-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二 Unit 3 Computers warming up.pptx
- 南通市田家炳中学2018-2019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英语考试试卷.docx
- 【2012秋季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件】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快慢.ppt
- 九年级上册化学《专题二空气和水复习》北京版 .pptx
- 质点位移与时间.ppt
- 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必修 3.1 发现和明确问题.pptx
- 六年级下册U3课件.ppt
- 天津市和平区益中学校2019-2020年第一学期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无答案).doc
- 人教英语九年级全册Unit10Section B—(2a-2b).ppt
最近下载
- 译林版九年级英语上学期单元重点 Unit 5【速记清单】.pdf VIP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pptx VIP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松柏中学七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少儿编程教育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docx
-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安装和试运转要求.doc VIP
-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教学课件.ppt
- 基于javaweb的旅游文化网站的设计与实现_论文.docx VIP
- 专题01 至爱亲情-2025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热门主题预测与答题技巧指导(解析版).docx VIP
- 79博客-目录书签跳转版.pdf VIP
- CSC-326T5-FA-G [V1.01] [4810] 装置使用说明书.pdf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