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形成分类和分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盐积层(表层) 犁底层P 盐磐层(心土层) 第二节 我国土壤分类(Soil Taxonomy) 一、土壤分类概述 (一)土壤分类含义 土壤分类是指根据土壤性质和特征,按照一定系统原则、指标体系对土壤进行科学的分门别类过程。 (二)科学土壤分类的目的、意义 科学的土壤分类的目的,在于阐明土壤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发生、发展的规律;指出各种土壤发育演变的主导成土过程和次要成土过程;揭示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之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拟订出土壤分类系统。因此,科学的土壤分类是正确认识土壤,合理利用多种土壤资源的重要环节,可为改造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业生产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三)我国现行土壤分类的系统分类原则 1. 发生学原则 土壤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土壤分类要综合分析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以成土条件为前提,成土过程为基础,土壤属性为依据,其中土壤属性集中反映为不同土壤单元的诊断层次和诊断特征,以其作为土壤分类的依据,可以体现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的综合分析。 2. 统一性原则 土壤是统一的整体。耕作土壤是在自然土壤基础上,经过垦殖、耕作、改良、培肥而形成的,土壤分类应把耕作土壤与自然土壤纳入统一分类系统。 3. 规程化原则 为确保土壤普查同级成果及逐级成果间的可比性和可汇总性,土壤分类系统坚持规程化。 二、我国现行土壤分类系统 土纲(soil order)→亚纲(suborder)→土类(soil group)→亚类(subgroup)→土属(soil genus)→土种(soil local type)→变种(soil variety),其中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属高级分类单元,土属为中级分类单元,土种为基层分类的基本单元,以土类、土种最为重要。 (一)土纲 土纲为最高级土壤分类级别,反映了土壤不同发育阶段中,土壤物质移动累积所引起的重大属性的差异,是土壤重大属性的差异和土类属性的共性的归纳和概括。 (二)亚纲 亚纲是在同一土纲中,根据土壤形成的水热条件和岩性及盐碱的重大差异来划分。 (三)土类 土类是高级分类的基本单元。它是在一定的自然或人为条件下独特的成土过程及其相适应的土壤属性的一群土壤。每一类土壤均要求: 1. 具有一定的特征土层或其组合; 2. 具有一定的生态条件和地理分布区域; 3. 具有一定的成土过程和物质迁移的地球化学 规律; 4. 具有一定的理化属性和肥力特征及改良利用方向。 (四)亚类 亚类是土类范围内的进一步细分,反映主导成土过程以外其他附加的成土过程。 (五)土属 土属为中级分类单元。主要根据成土母质的成因、岩性及区域水分条件等地方性因素的差异进行划分。 (六)土种 土种是土壤基层分类的基本单元。它处于一定的景观部位,是具有相似土体构型的一群土壤。同一土种要求:1. 景观特征、地形部位、水热条件相同;2. 母质类型相同;3. 土体构型一致;4. 生产性和生产潜力相似,而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七)变种 是土种的辅助分类单元,是根据土种范围内由于耕层或表层性状的差异进行划分,如根据表层耕性、质地、有机质质量分数和耕层厚度等进行划分。 重点:了解我国土壤分类体系。 席承藩主编《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农业出版社,1993 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中国土种志》(共6卷)农业出版社,1995 河南主要土壤类型 河南土壤主要有黄棕壤、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盐碱土和水稻土等7种。豫东北地区主要是潮土,近河洼地及黄河故道两侧有盐碱土、风沙土(中牟、开封、兰考、民权、延津、封丘等县)和潮土成复区分布。豫西北黄土丘陵区广泛分布着褐土、红粘土,两者呈复区分布。太行山、伏牛山北坡分布着褐土、棕壤;豫中、东部及南阳盆地、驻马店低洼易涝区主要分布着砂姜黑土;淮南波状平原及山间盆地主要是水稻土,伏牛山南坡、桐柏大别山北坡的丘陵垄岗地区广泛分布黄褐土,山地多为黄褐土与黄棕壤。 参考书目 河南省土壤普查办公室编著 ,《河南土壤》,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第三节 土壤分布的规律性 土壤分布的规律性包括土壤分布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和区域性分布。 原因:成土条件在地球上分布有规律。 主要是气候和生物→地带性土壤。 包括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一、土壤的地带性(soil zonality) 二、土壤水平地带性(soil horizontal zonality) 土壤分布与热量的纬度地带性和湿度的经度地带性的关系。平原地区与纬度或经度相

文档评论(0)

blingjingy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