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养分状况和化学肥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①硝酸磷肥系与磷酸铵系比较: 旱地作物:肥效相当 水稻田:磷酸铵系 硝酸磷肥系 ,尿素磷铵可以广泛施用; ②尿素普钙 ( 重钙 ) 系与尿素钙镁磷肥系比较 石灰性土:尿素普钙 ( 重钙 ) 系 尿素钙镁磷肥系 酸性土壤:肥效基本相当,水稻、甘蔗等以后者较好; ③氯磷铵系与尿素磷铵系比较 耐氯力强的作物:完全等产等质,水稻以前者稍好; 耐氯力中等的作物:基本上等产等效; 耐氯力弱的作物:不宜施用氯磷铵系复混肥; 2、复混肥料的施用 (1)结合作物营养需求状况合理使用 (2)根据土壤状况合理施用 (3)施用时期和方法 思考题 1. 什么是复混肥料?按照生产过程可以分为几类,各有何特点? 2. 简述复混肥料的发展趋势。 3. 复合肥料的优缺点有哪些? 4. 如何正确地施用磷酸铵? 5. 如何进行掺合复合肥料的配制? 第六节 肥料管理 一、肥料的混合 (一)肥料与肥料的混合 1、肥料混合的原则 (2)失调症: 缺乏症: 果树 “ 黄叶病 ” 花卉、蔬菜幼叶脉间失绿、黄化或白化 禾本科叶片脉间失绿呈条纹花叶 中毒症状: 水稻亚铁中毒 “ 青铜病 ” 7 .氯 (1)生理功能: 参与光合作用; 酶的活化剂及某些激素的组分; 调节细胞渗透压和气孔运动; 提高豆科植物根系结瘤固氮; 减轻多种真菌性病害 。 (2)失调症: 缺乏症:叶片出现失绿黄斑 二、土壤中微量元素状况 (一)含量 多少顺序: FeMnZnBCuMo 影响因素:成土母质、气候条件等 (二)形态与转化 1、矿物态 水溶态 交换态互相转换 2、( 有效态 ) ( 吸附态 ) 3、影响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因素 ①土壤 pH 值: 偏酸: Fe 、 Mn 、 Zn 、 Cu 、 B 中偏碱: Mo 有效性较高 ②土壤有机质 ③土壤质地 ④土壤 Eh ⑤土壤磷酸盐含量 ⑥土壤盐分状况 (三)可能缺素的土壤 缺 Fe/Mn/Zn/Cu : 北方石灰性土或酸性土施用过量石灰时 缺 B : 有效硼低的土壤 缺 Mo : 南方酸性红壤地区 缺 Cu : 有机质土 三、微量元素的营养诊断 (一)外形诊断 症状出现的部位 叶片的大小和形状 叶片失绿的部位 (二)根外喷施诊断 外形诊断不能确诊时采用根外喷施诊断的方法,要注意浓度和次数。 (三)化学诊断 土壤诊断 植株化学诊断 四、微量元素肥料的种类与施用 (一)微量元素肥料的种类和性质 1. 按元素种类分: 硼肥、锌肥、钼肥、锰肥、铜肥、铁肥、含氯肥料; 2. 按化合物类型分为: 纯化学药品:易溶,易被氧化和被吸附固定,多喷施; 有机螯合物:水溶,不易氧化,效果好; 玻璃肥料:溶解度小;缓效性复合或混合肥料:养分均衡,施用方便; 矿渣或废渣:难溶,缓效性,作基肥; (二)微肥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方法 1 .施用方法 (1)基肥:如玻璃肥料、矿渣,多与有机肥混合匀施 (2)种肥: Zn 、 Mo 、 Mn 、 Cu ①拌种; ②浸种; ③蘸秧根 (3)追肥: B 、 Zn 、 Mo 、 Mn 、 Fe 、 Cu ①叶面喷施 ②涂刷、注射等 2. 合理施用的注意事项 (1)土壤的供应状况 微量营养元素从缺乏到毒害的范围很窄,如 B 、 Mo 、 Cu 多引起毒害。 (2)植物的需求特性 把微肥用在需要量较多的植物上 (3)天气状况 (4)与其它营养元素的关系 (5)微量元素与健康 思考题 1. 植物缺硼有哪些主要症状? 2. 锌有哪些生理功能? 3. 简述植物缺铁和铁过剩有哪些症状? 4. 简述植物微量元素缺乏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5. 根外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应注意哪些问题? 6. 怎样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 第五节 复混肥料及其它肥料 一、复合肥料及其发展方向 (一) 复混肥料概述 1、定义:同时含有 N 、 P 、 K 三要素中的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氮磷钾主要营养元 素的化肥。 2、按制造方法可以分为: (1)化合复合肥料: 采用一定的工艺流程和化学反应而制得的复合肥料。 (2)混合肥料: 将几种单质肥料机械地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复合肥料。 ①混合复合肥料 ②掺合复合肥料 按所含元素可分为二元、三元及多元复混肥料。 3 .复合肥料的表示方法 (1)分析式: N - P 2 O 5 - K 2 O 的含量百分数表示 (2)配合式: N :P 2 O 5 :K 2 O 4 .分级标准 (1)复合肥料的优越性 ①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 ②含有 N 、 P 、 K 三要素(或还有其它成分) ③肥料的理化性状得到了改善 ④肥料的生产、储存、运输、施用的费用省 ⑤可将科学施肥的道理寓于肥料的生产和施用之中 (2)复合肥料的缺点 ① 养分的组成固定 ② 难于满足不同作物、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不同需求 ③ 难以满足不同养分对施肥技术的要求,在肥料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文档评论(0)

blingjingy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