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爆破漏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红山铜矿二期爆破参数优化方案 一、大红山铜矿概况 ㈠、地质概况: 1、大红山铜矿矿区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境内,介于红河深断裂与绿汁江断裂所夹持的三角地,地理坐标东经101。39、、北纬24。06、。在紧靠哀牢山脉东侧的戛洒江东岸。出露地层为大红山群。矿区位于滇中台坳南端,介于红河深断裂与绿汁江深断裂所夹持的三角地区,在其东西向、南北向、北西向三组主要的构造交汇处的底巴都背斜的南翼西端。见图1—1。 图1—1 大红山矿区区域地质图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中生代三叠统(T3)地层,局部有早元古代大红山群地层。大红山群(Ptd)是在中生代出露的“天窗”,矿区西面出露有变质较深,混合岩化较强的哀牢山群(Aral)地层,矿区东面分布变质较浅的昆阳群(Pt2Kn)地层。 大红山矿田包括铁矿和铜矿两部分,铁矿主要分布在曼岗河以东,属昆明钢铁集团公司开采。铜矿主要分布在曼岗河以西,即大红山铜矿,为含铁铜矿床,属易门矿务局开采。见表2—1。 表1—1 各铜铁矿体规模、产状、空间位置表 大红山铜矿矿体主要分布在I号含矿带,I号矿带铜金属表内储量117.765万吨,其中富矿含铜50.126万吨。 矿区基底构造呈东西向分布,底巴都背斜是矿区的主干构造。次一级的构造有:红山向斜、肥味河向斜及背斜。矿区的主要构造有东西向的F1、F2断层,北西向的F3、F4断层。与矿区首采区有关的较大断层有:F3正平移断层、F5逆掩断层。 I号含矿带至F2断层属大红山群曼岗河组第三岩性段。自A49线至F2断层,含矿层总厚度135m,系一套火山喷发沉积变质的变钠质凝灰岩、石榴黑云角闪片岩、石榴黑云白云石大理岩等含铁铜矿的岩石组成,属火山喷发沉积变质矿床。含矿地层为曼岗河组第三岩性段,属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变质中厚缓倾斜高温多层铜铁矿床。其中Ⅰ3 和Ⅰ2矿体规模大,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体走向EW—N600W,走向长1800m,倾向S300W,倾角20-350,倾斜宽1200 m,埋深191-705 m,矿体平均厚度11.61 m(表内矿≥0.5%),岩石坚固性系数f=8~14, 主要含矿岩性为坚硬半坚硬石榴黑云变钠质凝灰岩,石榴黑云母片岩,条带状石榴黑云白云石大理岩及炭质板岩,底板为灰黑色石榴黑云变钠质凝灰岩,通常石榴石(粗大)稀疏,顶板为一层灰黑至灰色薄层状石榴黑云白云石片岩,石榴石细小密集。其构造较为发育。矿体成分主要为黄铜矿、磁铁矿,多为粒状结构。伴生有Au、Ag、S等可回收元素。矿石体重为3.25—3.35T/m3,废石体重为2.99 T/m3,松散系数为1.71,矿石自然安息角为40.50。属典型的多分层层状高温难采矿床。 2、断层特征 大红山铜矿自建设生产以来,首采区内各生产中段已施工大量的开拓、采切工程,共揭露采区断层构造数十条。根据各断层特征,将它们分为三组,即第一组为近东西向至北西向的FⅠ 组纵向正平移断层;第二组为北北东向的 FⅡ 组横向平移正断层;第三给为北东东向的 FⅢ 组斜交平移正断层。它们在整个采区内交替出现、互为消长,并将矿体沿倾向和走向切错成阶梯状的断块,排列呈“叠瓦状”、“堑垒式”构造(图3—4、3—5)。其中, FⅠ 组多为压扭性高角度正平移断层,较为发育,相互间隔5— 40米,平均间隔25米,最密区域位于B38—B50线,它们对矿体的改造通常表现为空间上的切错位移,活化迁移较弱;FⅡ 组,多为张扭性中等角度正平移断层,它们不仅在空间上切错矿体,而且使断层两盘矿体有很强的活化迁移改造作用,通常使断层上盘矿体变得贫薄,分枝严重,断层下盘变得富厚; FⅢ 组为高角度压扭性平移正断层,它对矿体的贫富活化迁移发行作用与 FⅡ 相类似,也是断层上盘矿体贫薄分枝,下盘富厚单一 3、地层特征:整个 Ⅰ号含矿带依其岩性、含矿部位可划分15个分层,由下而上为: ⑴、Ⅰo 矿体底板:深灰绿色石榴黑云角闪片岩、石榴角闪二云(黑云、白云母)片岩,夹条纹条带状磁铁石榴黑云角闪白云石大理岩,片岩中石榴石呈牛眼状,厚10米。 ⑵、Ⅰo 含铜铁矿体:深灰色含铜磁铁石榴黑云变钠质凝灰岩及磁铁贫矿,厚4米。 ⑶、夹层:浅灰色凝灰质石榴黑云片岩变钠质凝灰岩,厚5米。 ⑷、Ⅰ1含铁铜矿体:灰黑色菱铁磁铁黄铜炭硅质板岩,厚6米。 ⑸、夹层:深灰色石榴黑云片岩夹石榴黑云白云大理岩,石榴石个体中等而密集,厚8米。 ⑹、Ⅰa 含铜铁矿体:深灰色含铜磁铁石榴黑云变钠质沉凝灰岩及磁铁贫矿,厚5米。 ⑺、夹层:深灰色石榴黑云变钠质凝灰岩及条纹条带状凝灰质石榴黑云片岩,厚4米。 ⑻、Ⅰ2含铁铜矿体:总体为深灰色磁铁黄铜石榴钠长黑云岩,夹磁铁黄铜石榴黑云变钠质凝灰岩,上部矿体局部为石榴黑云片岩夹炭硅质板岩,厚15米。 ⑼、夹层:深灰色石榴黑云片岩及条纹条带状黑云白云大

文档评论(0)

99888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