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马鞍山工业学校语文讲义
古文单元
一 纸 鸢…………………………………………《国文老课本》
纸鸢之状,有鸟,有鱼,有蝴蝶,有蜈蚣,有老人。系以长绳。风起时,一人持其尾,登高纵之。一人急振其绳,则纸鸢乘风而上。其大者,上缚弓弦,风激弦鸣,其声泱泱,故又名风筝。
(一)注释
鸢:老鹰。
纵:放走
缚:捆绑
泱:气魄宏大
(二)关于风筝的几个问题
1、风筝的英文名字。
2、我国著名的风筝产地是哪?
3、风筝起源于哪个国家?是谁发明的?
4、风筝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1、kite
2、 山东潍坊是我国著名风筝产地,明代就已在民间出现扎制风筝的艺人。
3、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据《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
4、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测量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唐宋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成为人们的娱乐的玩具。
(三)风筝的历史故事
1、南北朝时期 风筝曾是被作为通讯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时,侯景围台城,简文尝作纸鸢,飞空告急于外,结果被射落而败,台城沦陷,梁 武帝饿死留下这一风筝求救的故事。
2、汉朝 楚汉相争,韩信曾令人制作大型风筝,并装置竹哨弓弦,于夜间漂浮楚营,使其发出奇怪声音,以瓦解楚军士气。
3、唐代 将被用于军事上的风筝,已渐转化为娱乐用途,并于宫庭中出放风筝。
4、宋代 把放风筝做为锻炼身体的功能,百姓在清明节时,将风筝放的高而远,然后将线割断,让风筝带走一年所积之霉气。
5、明代 以风筝载炸药,依“风筝碰”的原理,引爆风筝上的引火线,以达成杀伤敌人之目的。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四)课后练习
请同学们写出有关风筝的诗句。
二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论语》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出处
选自《论语》,它是 中国 春秋时期一部 语录体 散文集,主要记载 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 孔子的思想。由 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 语录体” 。南宋时, 朱熹将它与《 孟子》《 大学》《 中庸》合称为“ 四书”。
(二)注释
饐(yì):陈旧。食物放置时间长了,陈旧,霉烂变质。
餲(ài):变味了。馁(něi):鱼腐烂,这里指鱼不新鲜。
败:肉腐烂,这里指肉不新鲜。
饪:烹调制作饭菜。时:应时,时鲜。
割不正:肉切得不方正。
气:同“饩”,即粮食。
厌:此处为“满足”,另一种解释为“厌恶”、“讨厌”;
食:此处做名词“食物”,后古文中“食”多做动词“吃饭”或者“吃某种东西” 。粮食舂(chōng)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割不正:“割”和“切”不同。“割”指宰杀猪牛羊时肢体的分解。古人有一定的分解方法, 不按那方法分解的, 便叫“割不正”。牛羊因为割不正而受更多的痛苦的肉,这种肉不能吃。
(三)译文
粮食舂(chōng)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粮食霉烂发臭,鱼和肉腐烂,都不能吃,变质的食物不要吃,臭豆腐类的食物不要吃,烹调不当的食物不要吃,非吃饭的时间不要吃东西,不以正确方法宰杀的肉类不要吃,没有酱制过的肉不要吃,(没有酱过的肉腥味比较大)饭桌上肉类即便非常多,但是吃的肉类比量不要多过谷米类。只有酒水是不特别限制的,以不乱性为原则。集市上买来的酒肉不要吃,(商家为利益可能制使酒肉不洁净)吃饭的时候,要常吃姜,但也不要吃的太多。(姜有解毒的功效,以防食物中毒)用于祭祀的肉类一定要是鲜肉,不要用过夜的肉。祭祀的肉品不要超过三天,超过三天的肉会变质,时间太长就不能食用了,可能会中毒。吃饭的时候不要讲话,(不要乱想事情)睡觉的时候不要讲话,(不要瞎想事情)虽然用蔬菜爪果类等素菜祭祀时,也应沐浴恭敬如斋戒时一样。
(三)课后练习
1.“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有人说是“做饭要做的越精越好,烤肉是越细越好,越香越好”。有人认为“不要因为食物做的好吃而吃的过多”。这两种解释单独从字面来看都是正确的,区别就是对“厌”字的理解。结合语境和通篇的意境,谈谈你的看法。
孔子的一生,仅只有三年做官,晚年受到了一些 礼遇,而从总的来说,他的一生仍是一个“ 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abaqus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塑性模型.docx VIP
- 医学课件-皮肤软组织感染.pptx VIP
- 2024年江苏赛区复赛“扬子石化杯”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选拔赛暨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食材分拣、包装、运输、验收、售后整体配送服务方案.docx VIP
- 《华为数字化转型之道》实践经验分享试题附答案.doc
- 2025年辽宁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测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docx VIP
- 油漆来料检验报告.docx VIP
- GB 50054-201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docx VIP
- 人教版劳动教育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