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和特点课件.ppt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和特点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被毁后的圆明园 北京条约 中法战争 (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义和团攻打西什教堂 民族意识的觉醒 民族意识的觉醒 三、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并一步一步地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解体;另一方面中国城乡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国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清廷上谕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三元里人民举行抗英斗争,古庙为当年指挥部。 三元里抗英 太平天国对侵略者的打击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殊死搏斗 清朝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冯子材 关天培 鸦片战争中为抵抗英国侵略军而牺牲的中国士兵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又从缅甸入侵云南。 法国则从越南侵犯广西。 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 日本吞并琉球、侵犯台湾。 边疆危机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瓜分危机 1898年,英国强租威海卫 1897年,德国在山东设总督府 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 肠代表德、蛤蟆代表法、 太阳代表日、鹰代表美。 列强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的原因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义和团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同日俄军激战 列强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的原因 无论欧美各国,皆无次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 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制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该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我英亦不能以待印度待中国。 -----英国外交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演说 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我国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共计一百零五年的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告终以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 ——毛泽东 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社会制度的落后且腐败:清王朝从皇帝到贵族,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不懂御敌之策,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将帅贪生怕死,临阵逃脱,为了私利,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害怕人民群众,压制、破坏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经济技术的落后:军队的武器装备落后,素质低,战斗力弱。 优柔寡断、战和不定的道光皇帝 如何评价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不应当根据公认的正规作战方法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衡量,而应当根据这个起义民族所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 ——恩格斯 如何评价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1、使中国避免被瓜分的命运。 2、教育了人民,逐步认清清政府的本质。 3、唤醒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民族意识包括两方面的内涵:第一、它是人们对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共同体的认识,亦即认同。第二、在国家生活中,在与不同民族交往的关系中,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和发展、兴衰与荣辱、权利与得失、利害与安危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 林则

文档评论(0)

558955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