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牵引概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脊柱牵引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颈椎牵引技术 颈椎牵引 一、概述 颈椎牵引 徒手或器械等手段施加牵引力; 颈椎椎体和颈椎小关节发生分离,椎间孔增大,周围柔组织和肌肉被牵拉; 缓解疼痛 至今仍是颈椎病主流治疗手段 一、概述 1、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颈椎病是因颈椎、椎间盘及韧带退行性改变,导致颈椎失稳、压迫邻近组织结构如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颈椎活动度大,稳定性相对较弱,加之活动频繁,有些人因职业关系颈椎长期维持固定姿势,故颈椎间盘、颈椎及其附属结构容易发生退行性变。 1、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1) 颈椎间盘 (2) 椎体及其附属结构 (3) 颈椎周围组织 (4) 血管因素及化学因素 (1) 颈椎间盘 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一般在30岁以后即开始。 髓核脱水变薄,椎间隙变窄,使纤维环及周围韧带变松弛,颈椎稳定性减弱,更易近一步劳损及退行性变。 纤维环变性及椎间隙狭窄使椎间盘易于向后方及侧方突出。 其中第4,5及第5,6颈椎间活动度最大,应力也最集中,最易受损伤。 (2) 椎体及其附属结构 椎间盘变薄引起颈椎不稳时,其周围韧带常受异常应力的牵扯,至其附着点损伤引起骨质增生。 椎间隙变狭窄也使后关节与钩椎关节应力增加,使其受损伤及增生。 易发生增生的节段依次为第5,6,4及第7颈椎椎体。 (3) 颈椎周围组织 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增生、黄韧带肥厚等可使得椎管狭窄—压迫脊髓—脊髓型颈椎病。 钩椎关节、后关节增生,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可压迫或刺激神经根—神经根型颈椎病; 压迫或刺激椎动脉—椎动脉型颈椎病; 压迫或刺激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4) 血管因素及化学因素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不能单纯用机械压迫因素来解释,还有血管因素和化学因素在起作用,水肿和炎症可引发或加重神经症状。 2、颈椎牵引的作用 (1)放松处于痉挛状态的肌肉。 (2)增大椎间隙,缓解椎间盘组织向周缘的外突压力,同时使后纵韧带紧张,有利于外突组织不同程度的减压。 (3)开大椎间孔,使椎间孔中的神经根和动、静脉所受压迫、刺激得以缓解,甚至神经根袖和关节囊之间的粘连也有可能得以松解。 2、颈椎牵引的作用 (4) 牵开嵌顿的小关节囊,调整错位关节和椎体的滑脱及曲度异常。 (5) 使椎动脉伸展,变通畅。 (6) 固定、制动,使颈椎骨折、脱位固定和整复。 3、影响因素 3、影响因素 1.颈椎牵引的重量 9~11kg使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7% ~10 %患者体重椎体发生分离 坐位牵引:最小重量9.08 ~ 13.62kg即可达到增加椎间隙的作用。 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的牵引重量一般为:±3.73kg。 3、影响因素 2.牵引时间 颈椎牵引时间一般为:±25分钟。 神经根压迫牵引:30分钟。 小关节紊乱牵引:15分钟 3、影响因素 3.牵引角度 屈曲24o颈椎生理曲度变直不出现反弓的最大角度 C1-2屈曲0 ~ 5o;C2-5屈曲10 ~ 20o;C5-7屈曲25 ~ 30o 椎间孔最大程度展开的位置:屈曲、向非受累侧侧屈并向受累侧旋转。 椎间盘功能障碍:中立位 4.颈椎牵引时的患者体位 常用坐位或仰卧位 其中仰卧位较好,具体优点如下: (1)C4~7后部椎间隙增宽明显,疗效好 (2)颈部肌肉放松 (3)颈椎曲度、牵引角度易调节 眩晕症状的颈椎病患者采用坐位牵引 3、影响因素 牵引模式 间歇牵引模式较好原因: 减小不适感 椎间隙分离更大 二、颈椎牵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 适应证:颈椎牵引常作为首选疗法广泛应用于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颈型的颈椎病,但对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较明显者应慎用; 颈椎侧弯、后突畸形; 颈椎关节扭伤及功能紊乱; 颈椎滑移、脱位; 颈椎骨折的固定。 二、颈椎牵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 禁忌证: 颈椎结核; 肿瘤; 椎动脉硬化、畸形; 陈旧性颈椎外伤; 严重骨质疏松; 心肌梗死; 脑动脉硬化等。 三、常用颈椎牵引技术 (一)徒手牵引 临床应用: ⑴适用于各型颈椎病在推拿过程中的配合治疗手法; ⑵尤其是脊髓型颈椎病在治疗时牵引参数很容易控制; ⑶以上两种方法可作为颈椎牵引的预试验,特别是机械牵引前的尝试性牵引。 基本操作方法 患者尽可能放松地仰卧于治疗床。 治疗师立于床头,用双手支持患者头部重量。双手的放置以患者的舒适度为依据。 治疗师将双手的手指放于患者枕后,或一手置于患者前额,另一手置于患者枕后,或双手示指置于需牵拉颈椎上一个棘突。 治疗师采用静力收缩的方法用双臂施加牵引重量。 2.徒手卧位牵引方法 (二)机械牵引 1.治疗前的准备 (1)熟悉牵引装置:颈椎牵引带:松紧合适,可佩带衬垫 (2)确定患者体重 (3)确定牵引体位 (4)确定患者头颈部的摆放 (5)牵引带的应用 (二)机械

文档评论(0)

99888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