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复述组块内隐记忆倒摄抑制心理学家如何解释遗忘现象-Read.pptVIP

维持性复述组块内隐记忆倒摄抑制心理学家如何解释遗忘现象-Read.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SYCHOLOGY 第5章 记忆 北京大学 全校公选课《普通心理学》 永远的战士 49岁的健康、英俊的中年人 谈吐用现在时而非过去时 认为自己19岁,处于1945年 顺向性遗忘症(anterograde amnesia) 对大脑受损之后的事件失去记忆 倒退性遗忘症(retrograde amnesia) 问题 记忆是什么? 为什么会发生遗忘? 大脑受损后为什么有特异性? 记忆是如何进入大脑的? 记忆在大脑中是如何存储的? 记忆有无极限? 本章概要 记忆系统 记忆中的构造和再构造过程 提取 如何改善记忆? 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1 记忆系统 记忆三个子系统: 感觉登记 (SM):不到1秒 短时记忆(STM):20-30秒 长时记忆(LTM):可毕生不忘 工作记忆 人们有时把短时记忆称为工作记忆,因为它的作用就象心理的概要记事簿,通过它人们某个瞬间在意识中保持有关的信息,记录和解决问题。 2 提取 任务:回忆与再认 编码:编码特异性与提取 遗忘:遗忘的原因 3 记忆的重构 图式 图式是有关特定情境或方面的一般知识 图式对记忆的影响 信息的编码(语言冗余度) 信息的重构 信息的提取(缺省值) 记忆重构与证人证词==》 4 如何改善记忆? 多渠道:记忆子系统(其他心理过程) 地点标定法 关键词法 SQ3R(元认知策略) survey question read recite review 如何加工信息: 划线、做摘要、列提纲、网络框图 结语 心理学家试图用信息加工模型,将记忆 比作与内容无关的信息加工过程。 人不同于电脑 记住的会忘掉 没记的会因为愿望而记住 文化概念塑造图式和思维、愿望,所以 它影响记忆(内容) 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术语与复习题 维持性复述 组块 内隐记忆 倒摄抑制 心理学家如何解释遗忘现象? 举例说明如何改善记忆?请说明所依据的概念或理论。 1.1 感觉记忆 感觉登记存在的依据 George Sperling(1960) 字母矩阵(呈现15-500ms) 整体报告法与部分报告法 部分报告法 Sperling(1960)的结果 整体报告法 回忆不超过4个字母(33%) 部分报告法 回忆4个字母中的3个(75%) 如果声音延迟太长,回忆迅速下降 说明:进入的信息比知觉的多 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信息表征 心理表征 刺激或一类刺激的心理模型 两类心理表征 感觉表征:以感觉方式来储存信息 言语表征:以言语来表征存储 (自由、真理) 表象 表象 感觉表征 图标存储(Iconic storage) 如Spering的实验 拟声存储(Echoic storage) Moray等人(1965)四耳人实验--听觉感觉登记 照相记忆 味觉 情感 Cooper Shepard(1973):字母旋转 判断是正常还是镜反像R 等同心理上将R旋转 PET脑成像下,知觉和想象字母R,激活 同一皮层区域。 字母R旋转反应时 1.2 短时记忆(STM) 短时记忆指将信息在意识中大约保持20- 30秒,然后要么进入LTM,要么遗忘。 短时记忆的特点 有意识的主动加工 干扰减少回忆量(Peterson Peterson,1959) 提取快捷 办公桌桌面与文件柜 顺序保存 容量有限 餐馆长凳 Miller(1956):神奇的7+-2 DJIBMNYSEWSJSEC 因人、因事而异 短时记忆中对信息的控制 复述 维持性复述 精细复述:意义 组块(Chunking) 将信息存储单元加大(7-80数字) 专家和大师的组块能力 组块 1.3 长时记忆 系列位置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 自由回忆 系列位置效应 首因效应:有时间复述 近因效应:没有后来词的排挤干扰 长时记忆系统 外显记忆:有意识地回忆或表述 语义记忆:一般性世界知识和事实 情节记忆:个人体验的特定情节或事件 内隐记忆:意识不到,但通过行为表现 程序记忆:如何做(驾驶、滑冰) 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 启动效应 先前对同样或类似信息的接触,促进了 特定信息的加工。 Bowers Schacter(1990):24词的词表 BEASON CHECK PENNY READY CHEESE PENGUIN 词干补词任务(12个老词干,63个新词干) 词表用词量:控制组12%,实验组30%。 编码与长时记忆 编码:变为易记住的表征形式 多重表征和表征形式 表象和语义的双重编码 复述和加工水平 Craik Tulving(1975):加工水平说 加工水平说 结构水平 刺激的物理特征(大小写) 语音水平 是否压韵 语义水平 意义理解(填空) 信息在LTM如何存储? 连接网络 连接或联想(学习) 如:厨房用品 节点 网络上的每一个信息(思想、表象、概念、

文档评论(0)

jinchen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