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病人的护理 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什么人用狂犬疫苗禁止臀部注射? 因为臀部脂肪较多,疫苗注射后不易扩散,可能会影响免疫效果,所以要求成人在三角肌肌肉注射,而儿童应该在大腿前侧区肌肉注射,禁止臀部注射。 护理诊断 1、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病犬、病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 与病人兴奋、狂躁、出现幻觉等精神异常有关。 3、有窒息的危险 与病毒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呼吸肌痉挛有关。 4、有误吸的危险 与发作性咽肌痉挛致吞咽困难有关。 5、恐惧 与疾病引起死亡的威胁有关。 狂犬病及护理 感染科 概述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狂犬病通常由病兽以咬伤方式传给人。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极度兴奋、恐水、恐声、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病死率极高,几乎为100%。流行性广,对人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疾病分型 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两型: 1、狂躁型(典型)最常见。又分为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前驱期持续1~4日,兴奋期一般1-3日,麻痹期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为6-18小时。整个病程平均4日,一般不超过6日,超过10日者极少见。 2、麻痹型(静型)较少见。以脊髓或延髓受损为主,该型患者无兴奋期和典型的恐水表现,常以高热、头痛、呕吐腱反射消失、肢体软弱无力、共济失调和大、小便失禁,继之出现各种瘫痪,如肢体截瘫、上行性脊髓瘫痪等,最后常死于呼吸肌麻痹,本型病程可较长,约7~10日。吸血蝙蝠啮咬所致的狂犬病常属此型。 发病原因 狂犬病主要是感染了狂犬病毒所致,狂犬病毒含5种主要蛋白,即糖蛋白(G)、核蛋白(N)、聚合酶(L)、磷蛋白(NS)及膜蛋白(M)等。糖蛋白能与乙酰胆碱结合,决定了狂犬病毒的噬神经性,能刺激抗体产生保护性免疫性反应。N蛋白导致的抗体不具中和力,可用检测浆内包涵体有助临床诊断。 病毒的抵抗力 1、 病毒不耐高温,60℃数分钟死亡 2、对酸、碱、福尔马林等消毒药敏感 3、能被日光、紫外线、超声波、70%酒精、浓肥皂水(1~2%)灭活 4、在50%甘油生理盐水中,于4℃下可保存数月 5、在冰冻状态下,可长期保存病毒 发病机制 局部组织内繁殖期 侵入中枢神经期 向各器官扩散期 病毒自咬伤部位侵入后,于伤口的横纹肌肌梭感受器神经纤维处聚集繁殖,以后再侵入附近的末梢神经。 病毒沿周围神经的轴索浆向心性扩散,其速度约每小时3mm。到达背根神经节后,病毒即在其内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和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侵犯脑和小脑等处的神经元。 病毒自中枢神经系统向周围神经离心性扩散,侵入各组织与器官,其中尤以唾液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受损。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是本病的传染原,家畜中以犬为主,其次为猫/猪和牛、马等;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一些貌似健康的犬的唾液中可带病毒,带毒率可达22.4%,也能传播狂犬病。 二、传播途径 1、病毒主要通过咬伤传播。  2、粘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门户,如眼结合膜被病兽唾液沾污,肛门粘膜被狗触舔等,均可引起发病。 3、也可由染毒唾液污染外环境(石头、树枝等)后,再污染普通创面而传染。护理病人,被其唾液污染手经伤口感染。 4、宰杀、剥患畜皮感染; 此外,亦有经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的报道。 呼吸道感染:通过气溶胶吸入感染。 通过消化道感染:吃病畜肉感染或动物间残食感染,通过口腔粘摸感染。 先天性感染:孕妇被咬伤2个月后发病, 剖腹产,婴儿出现抽搐口吐白沫,被诊断为狂犬病,认为系垂直感染。狗、牛等实验动物也有此种实例。 三、易感人群 1、人群普遍易感。人被犬咬伤后的发生率为15%-30%,若及时处理,发病率可降为0.15%。 2、一般男性多于女性。 被病兽咬伤后是否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咬伤部位 ②咬伤的严重性 ③局部处理情况 ④衣着厚受染机会少 ⑤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苗 ⑥被咬者免疫功能 流行特征 狂犬病有特别明显的流行链锁,往往是一个接一个地发生,为散发性。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夏季发病率为高,患者以青少年为多。但一旦机体获得免疫则终身保护。 临床表现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四期。 1、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不一最短3天最长19年,一般平均约20-90天。 在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 2、前驱期:感染者开始出现全身不适、低热、头疼、恶心、疲倦、继而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感觉异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